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屠格涅夫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〇


  §第九章 开辟创作新路——《罗亭》

  屠格涅夫始终没有放弃写长篇的念头,他一直希望用一部作品来深刻揭示时代的根本问题。1855年春夏两季,屠格涅夫在斯巴斯科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宿愿,创作了献给40年代的人们的长篇小说《罗亭》。

  作家在此之前创作了一系列描写贵族理想主义者、失败者的短篇小说,如《一个多余人的日记》、《通信》、《两个朋友》、《雅科夫·巴申拉夫》,为《罗亭》做了许多准备工作。《罗亭》的问世标志着俄罗斯和世界文学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

  《罗亭》反映了40年代贵族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探索。罗亭是当时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类型,他受过广泛的良好教育,天资聪慧,博学多才,能言善辩。

  他关心社会的重大问题,信仰科学,渴望真理,渴望自由。小说写他热忱地宣传真理和理想,以出色的口才、热烈的激情感染周围的人们,“词句是左右逢源地、自由自在地流到嘴边,每一个字都好像径直从他灵魂深处喷涌出来,燃烧着全部信仰的火焰”,他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为他的崇高思想所吸引,唤起对美好生活的爱。17岁的少女娜达丽亚·拉松斯卡雅就是在他的启蒙下觉醒,情愿为崇高的理想而献身的。她同时也爱上了罗亭。不过罗亭又有致命的弱点:脱离实际,意志软弱,缺乏实践的能力,理想只能流于空谈,是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罗亭的根本意愿是和农奴制的统治势不两立的,但他不知道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思想。他有绝顶聪明的天赋、过人的才智、渊博的知识、满腔的热情,但却不会正确运用它们,不会进行斗争,结果一事无成。这是个“多余人”的新典型。所谓“多余人”是指俄国上层社会的一部分贵族青年,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不愿与贵族社会同流合污,同时又脱离人民,永远不能够站在人民方面,只能作一个社会的“多余人”。

  在小说中,作者肯定了罗亭宣传理想,起了进步作用,但在40年代需要的是行动,而他不能实践就显出局限性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表示惋惜。

  罗亭这种人物是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罗亭式人物的不幸在于他们脱离了饥寒交迫、被奴役的人民。但是,他们还是起了积极作用。高尔基的分析比较中肯:“假如注意到当时的一切条件——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智慧贫乏,以及农民大众之没有认识自己的任务——我们便应该承认:在那个时代,理想家罗亭比实践家和行动者是更有用处的人物。一个理想家——是革命思想的宣传者,是现实的批判者,是所谓开拓处女地的人;可是,在那个时代,一个实践家能够干出什么呢?”

  罗亭身上体现了屠格涅夫青年时代的朋友米哈伊尔·巴枯宁的许多内在的和外在的特征。屠格涅夫在与巴枯宁相处的几年间,既熟悉了他天性中刚强的方面,也了解了他的不良之处。“我在罗亭身上相当忠实地表现了他的影子。”屠格涅夫后来说。但是,罗亭并不就是巴枯宁,屠格涅夫把当时某些其他人物的特征赋予了这一形象,因此它就具有了典型性。高尔基曾这样评价:“因为罗亭既是巴枯宁,又是赫尔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屠格涅夫本人。他们没有虚度自己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优秀的遗产。”

  屠格涅夫在这篇小说创作中,严格遵守现实主义原则。他把小说看成是描写生活的艺术,创作从生活出发:“我一向不能凭空创作,如果我要写出一个虚构的人物,我就非要找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他仿佛就是给我作一条主要线索的。”屠格涅夫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他不是把原型人物进行翻版,而是无拘无束、大胆地采用某些成分来创造新的形象。也就是说,不单是真事,而是艺术的真实。

  屠格涅夫认为艺术创作真实性的最终结果就是典型化。

  因此,他笔下的罗亭和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毕巧林一起成为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的典型形象。

  《罗亭》这部长篇是他长时间酝酿构思的成果,但写的时间非常短,只花了7个星期,他对这部小说很满意,对自己过去的任何一部作品,从来也没有像对《罗亭》那样钟爱过。1856年,《现代人》第一、二期刊登了这部长篇,反响热烈。大家一致认为,《罗亭》是屠格涅夫在创作中迈出的新的而且是重要的一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