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叶卡特琳娜二世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一 | |
|
|
§第八节 伊凡六世之死 正当叶卡特琳娜干预波兰事务、挖空心思要把情人斯塔尼斯劳斯送上波兰王座时,传来一个如同炸雷般的消息:伊凡六世死了。真的死了?怎么死的?召见帕尼,调来档案,头一页上赫然写着:“主谋:巴西尔·米罗维奇。女沙皇激动地继续往下看并非是巴西尔·米罗维奇杀害了伊凡六世。 这是个只有24岁的年轻人,军衔中尉,是个头脑狂热、好斗嗜赌的野心家。他出生于乌克兰,其家庭因参与叛乱而被彼得大帝没收了家产。他怀着归还家族领地的愿望来到彼得堡,也想交上奥尔洛夫兄弟一样的好运,追随女皇以便荣华富贵。虽然一再上书,但一直没有反响。他人微言轻,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于是可怕的念头油然萌生。他被派往舒吕塞尔堡要塞服役。要塞的神秘氛围引起他的兴趣,这里设施坚不可摧,这里的内层卫队从不换岗。这个巨大的要塞看管森严武器精良却只有一名囚犯。经过多方打听,他终于得知神秘的伊凡六世就是那名特殊的囚犯。已经萌生的可怕念头终于有了一个变成现实的机会。他早就想到了反叛,只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真是天助我也”,他想,“好机会不求自来”。他对伊凡六世非常同情,通过卫兵之口了解到,伊凡六世已经23岁,蓄有红棕色胡须,瘦骨嶙峋,说话口吃。他本来应该黄袍加身统治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如今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好不凄惨。他经常受到狱卒的嘲笑和蔑视。这个可怜的人已经麻木到从不要求走出地堡见见阳光。在他的想象中除了坚硬的石壁、钉有铁条的窗户和两个总是恶狠狠地瞪着他的狱卒之外,别无其他。 什么广袤的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什么爱情,什么开怀大笑,这些,他就是做梦也想象不到,但他却口口声声老重复一句相同的话:“我是皇上,我是皇上。” 巴西尔·米罗维奇萌生可怕的反叛念头时,只是出自个人利益,这回,他却慢慢地意识到是上帝安排他来到伊凡六世身边,让他去完成一项空前的历史使命。 有一次,一时激动他把计划说给了一个名叫阿波伦·乌沙科夫的人听了。这个人支持他的计划,同意策动要塞驻军共同行动,救出可怜的“伊凡诺什卡”,拥立他为帝。他们满怀信心,起了誓,撰写了宣言。 可是就在办大事的头一天,那个阿波伦·乌沙科夫却意外地落入河里“淹死”了。“肯定是因胆小怕事自杀的”,巴西尔·米罗维奇心想,“真是懦夫”。他决心单枪匹马地干。他至死也未想到,阿波伦可能是间谍。 大凡参与谋反者,其动机不外有三:一曰实际的物质利益;二曰个人仇恨;三曰高尚信念的推动。巴西尔·米罗维奇的谋反动机可以说三者皆备。最初是想取回领地,不得,怨恨女沙皇,接着是悟出拯救伊凡乃上帝赋予他的神圣使命。他相信,他能得到要塞士兵的支持,因为平时他们也对那唯一的囚犯怀有一种神秘的同情。他的判断十分正确。 1764年7月4日至5日的夜间,正逢巴西尔·米罗维奇值勤。在一阵内心神秘力量的激励下,他把要塞里的士兵统统集合起来讲了一番煽动性很强的道理,然后下令立刻行动去拯救真正的俄罗斯皇帝。 夜半时分睡得糊里糊涂的士兵们拿起了枪,推出了炮,盲目地行动起来。听见响声的要塞司令出来看究竟,不料脑门上给巴西尔·米罗维奇用枪把敲了一下,被问道:“你为什么要把我们的皇帝囚禁起来?”接着,造反者和卫兵便打了起来,要塞顿时像一口正在爆米花的大锅一样热闹起来。面对造反派的大炮,卫兵只好抵挡一阵之后举手投降了。枪声一停,巴西尔·米罗维奇便直奔要塞的中心地堡,在门口迎面碰上两个永不换岗的卫兵。他问道:“皇帝在哪里?” 其中一个回答:“我们有一位女皇,没有皇帝。”语调极其镇定。巴西尔·米罗维奇十分恼怒,直推得卫兵连滚带爬地来到一道沉重的铁门前。牢门打开了。 里面光线幽暗,这是个阳光永远照不到的可怕地方,只能偶尔见到老鼠忽闪忽闪的贼眼反射出来亮光。有人端来了灯,灯光下,一个人倒卧在血泊中,虽有衣服遮住伤口,仍可看出这个形如槁木的人身上挨了许多剑的猛刺。巴西尔见状大哭起来,他扑在伊凡六世的身上,抱住他那剧烈颤抖的身体,不断大呼“皇上,皇上。” 真正的杀人犯是那两名永不换岗的卫兵。他们杀了人却看不出有任何负罪感,他们不过执行了女沙皇的诏令,听见了枪响便抽剑刺杀了伊凡。伊凡六世死了,杀人犯们也解脱了,因为只要伊凡六世活一天,他们就一天不得离开这个不见天日的地堡。巴西尔·米罗维奇已经顾不上他们了,忙着招呼士兵,将伊凡六世的尸体抬到院子里,集合士兵,为过去的陛下行了军礼。他对士兵们说:“弟兄们,你们看吧,这就是你们的伊凡·安托诺维奇皇帝。现在我们都遭了不幸,特别是我将要受罪。你们是无辜的,我应当为你们承担一切责任,并接受对我的一切处罚。” 读完材料后,叶卡特琳娜又详细向帕尼提了一些问题,便陷入了沉思。不错,伊凡六世活着是个潜在的危险,但残杀无辜上帝能原谅吗?舆论会怎么讲? 她的心情复杂,既轻松又难过,颇似当初彼得三世去世时的感受。她后来对帕尼说:“上帝的意图既美妙又难以捉摸。上帝这样圆满地了却了这件事,说明它明显地站在我一边。”对叶卡特琳娜来说,理性应高于情感。虽然伊凡六世惨死于刀剑之下十分无辜,但他的死使她本人也使帝国少了一个威胁,这又不能说是坏事。 巴西尔·米罗维奇被处极刑,砍了脑袋。他的追随者们被判鞭刑,由挑选出来的上千名身强体壮的士兵执行,每人猛抽三至五鞭,熬得住的活,熬不住的死。这个案子就此了结。 就这样,叶卡特琳娜以她独特的施政风格,在摘取俄罗斯王冠之后不久便巩固了新政权,应验了路易十五的那句话:“她是一位雄才大略、敢作敢为的公主。”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