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亚里士多德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五 | |
|
|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史上第一个形式逻辑学家,故而也是第一个逻辑类型的创立者,他是第一个使形式逻辑成为一门以推理为特征的独立科学。他被称为逻辑学的创始人,恰如其分。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体系完整,提出了以矛盾律为基本规律,创立了三段论论证方法,确立了至今仍沿用的形式逻辑术语。科学贡献有目共睹。 当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不是完美无缺,就形式逻辑而论,也有许多没探讨到的问题。就是三段论,也不是最高理论,更何况形式逻辑本身就有其缺欠性。指出不足,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理论。 第十章 物理学说 本章介绍的亚里士多德研究的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是完全不同的。现代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础部门,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物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已成为许多自然科学部门和生产技术的基础,它有许多分支,如力学、声学、热学、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及在各方面的应用,又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并发展了一些尖端技术。在今天,一提到物理学,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这些重要的尖端技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没有这么高深、复杂,不少内容与哲学相通,故那时的物理学就是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研究范围广泛,从天空到地界,从无机物到有机物,都有涉及。后人在研究他的物理学说内容时,把握不一,解释多样。有的按现在物理学范围分析,有的则将他当时涉及到的自然科学门类都包括在内,如生物学、心理学等明显不是物理学的东西一一纳入其中,同时,物理学观点和哲学思想混合在一起。其实,无论怎样研究,都有道理,都符合亚里士多德学术思想实际。因为他把物理学理解为对自然的解释——寻求自然的一般概念,物理学被称为关于原理的学说,他把物理学的对象规定为是研究一切可分离的、可运动的存在。这意味着物理学要研究一切自然事物。 自然,源于希腊词“产生”,自然而然,即是自己产生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解释说:“自然乃是以它为基本属性的东西,之所以被推动和处于静止的一个根源和原因。正是借着它,而不是借着一个附随的属性,该物才有运动和静止。”(《物理学》)一切自然事物都在自身内有一个运动和静止的根源。凡在自身内有上述这种根源的事物,就“具有自然”。自然物因本性而具有的各种表现形式则可叫做“按照自然”①。 ①参见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1.运动论 亚里士多德说:“既然自然是运动和变化的根源,而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又正是关于自然的问题,因此必须了解什么是运动。”(《物理学》)自然科学的对象是由运动和变化着的事物所构成的。亚里士多德的前辈们对变化现象的解释都不太清楚,如赫拉克利特认为变化是真实世界永恒的本质的属性;巴门尼德认为存在不能从非存在中产生,否定各种变化的可能性;柏拉图提出日常变化着的世界不可能成为科学知识的对象,理念这种不动的永恒物体是具体事物的动因。亚里士多德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观察与研究,从事物的组合上来解释运动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变化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是基质,“在各种情况的变化里都必定有一个东西在作变化的基础,即变化者”。(《物理学》)它贯穿整个变化过程。二是缺失,即在变化之前与基质相结合,而变化后则不再存在的东西。三是形式,它与缺失相对立,即变化前不存在而变化后与基质相结合的东西。所谓变化,即是基质失去原来的形式而获得一个新的形式。例如,没有教养的人变成了有教养的人,人是贯穿始终的。但它却失去了“没有教养”的形式,而获得了“有教养”的形式。再如,一根铁棍被加温变热,铁棍是贯穿始终的,由冷变热,失“冷”获“热”,原来与铁棍(基质)结合着的冷,变化后不存在了,变化前不存在的热在变化后与铁棍(基质)结合了。这里,“缺失”相对于形式来说就相当于非存在,所以说存在来源于非存在①。 ①参见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164页。 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有正确的一面,也有不正确的地方。正确的一面是,他认为运动不能离开物质,“没有什么在事物之外的运动”。(《物理学》)“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运动是没有的”。(《形而上学》)运动有四种类型:实体的变化、性质的变化、数量的变化、地点的变化。实体的变化是产生和灭亡、生成和毁灭,如一个东西生成或破碎,这种变化就出现了;性质的变化是改变,一个苹果腐烂了,性质就改变了;数量的变化是增加或减少,生物的生长,属于这种运动;地点的变化是移动、位移。 这就是说,所谓运动,就是实体、性质、数量、地点的某种变动,离开这四个方面来谈运动,是说不清楚的。亚里士多德说:“运动和变化都不能指上述这些东西之外的任何东西的运动和变化,因为在它们之外并无任何别的东西。”“运动,我们说,乃是能运动的东西就其能运动这一点而言的实现过程。”(《物理学》)道理很简单,没有能够运动的东西存在,就不会有运动产生;没有可燃物体存在,哪来燃烧过程!所以,“运动是在能运动的东西之中”。(《形而上学》)他又接着说,运动的原因出于自然,自然是运动变化的根源,说明运动离不开自然。 亚里士多德运动观错误的一面是不理解事物运动是自己运动的道理。在他看来,运动是由一物到另一物,把运动和物质割裂开来,认为事物有时运动,有时不运动。由于他不懂得运动是事物自己的运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本身的矛盾,因此当他回答“事物为什么会有运动”这个问题时,就错误地认为在事物之外有一种推动事物运动的东西,一物推一物,最后出现“第一推动力”,成为事物运动的总动力、总原因。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