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卓别林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四四 | |
|
|
这年下半年,好莱坞19位著名人士收到了“非美活动委员会”的传票。10月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演员罗伯特·泰勒、贾莱·古柏、迪尼斯影片公司及迪尼斯乐园老板华德·迪尼斯、导演地密尔等出席,作了“友好”的证词,即证实电影界有“赤色活动”。迪尼斯说曾有人企图劝他把米老鼠和唐老鸭,用来作“赤色宣传”。这样,一些大报和一些权威人士,发动了一场反“赤色活动”的大规模活动。一些进步的文化战士,开始被逐离美国。1933年被希特勒下令驱逐,来到美国避难的著名音乐家艾斯勒也受到威胁。卓别林立即在11月致电法国著名美术家毕加索: “你能否组织起一个法国艺术家委员会,由它出面向美国驻巴黎的大使馆抗议这次威胁到汉斯·艾斯勒的罪恶的驱逐行为,同时请你寄给我一份抗议书,以便在这里发表。” 毕加索马上满足了这位他从未谋面、但很敬重的人的要求,组织了法国一批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的作家、画家、电影导演、演员、评论家,如画家马蒂斯,文学批评家艾尔莎(阿拉贡夫人)等,签署了一份抗议书。 收到传票的剧作家、曾任美国作家联盟电影编剧协会主席的约翰·劳逊与导演赫伯特、威廉等著名人士,引证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拒不出席听证会,而被国会提起公诉(他们先后被判半年至一年的监禁)。卓别林又联合加菲尔德等著名人士发出支持这几位受害人士的声明。 劳逊后来形容听证会进行的情况,就像卓别林的电影那么滑稽和富有社会意义。因为,他们被判之后不久,听证会主席、众议员帕内尔自己被指控滥用公共资金,同一些被指控为“蔑视”他的“非美活动委员会”的人一起蹲了监牢。 1947年底,在纽约发生的反对《凡尔杜先生》的行动,不过是这整场丑剧的序曲的一部分。因此,卓别林于当年12月公开了他对美国电影生产组织的宣战,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决然和好莱坞,和好莱坞那班人宣战。我不喜欢背后批评的人,我认为这种人是自以为是和不起作用的。因为,我对整个好莱坞,特别是对美国电影,已不再抱任何信心,所以我决定公开宣布我的意见。 你们都知道,某些美国电影院(特别是在纽约)对《凡尔杜先生》一片所抱的态度。 若干造谣生事的人,开始把我当作“反对美国分子”来看待。 这只是因为我和整个社会的思想不一致,并且也不想一致,因为好莱坞的大人物们认为可以扫除任何不合意的东西。但他们不久就将从这种迷雾中惊醒过来,不得不认清一下某些现实情况。 我要公开宣布的就是这些:我,查理·卓别林,我宣布好莱坞已经濒于死亡。电影是被称为一种艺术的,但在那里它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千百米胶片在旋转。我要附带指出,在好莱坞,假如有人拒绝迎合一小撮狼群的意图、要以革新者的姿态出现、敢于反对“大企业”的法则……那么,无论这个人是谁,他也不可能在电影方面获得任何成功…… 不久以后,我可能会离开美国,虽然我在美国也曾获得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在那个我将度过我余生的国家里,我将尝试恢复自己成为一个和别人没有差别的普通人,因而也就能获得和别人相同的权力…… 这,当然引起了那些反对、妒嫉、眼红他的人的极度恼恨。演员罗伯特·泰勒(《魂断蓝桥》的男主角)竟撕下他那英俊小生的面罩,说他主张把所有的赤色分子都遣送到不可能生活下去的地方去,他叫骂“查尔斯·卓别林是一个危险分子,他被当作一个经济和军事专家,其实他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暗藏分子而已。” 一个叫丕格勒的记者则攻讦卓别林“这个移居美国已35年的外国人,以他在道德上的坠落、他的巨额债务、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所表演的懦怯态度……等等出了大名,这个外国人对美国的事务进行了不可容忍的干涉。” 一些国会议员同时也发动了“卓别林案”,共和党议员凯恩要求驱逐卓别林,因为他向毕加索发出电报是“犯了叛国罪”。民主党议员伦金要求押送卓别林出境,因为他的“不名誉的私生活造成了全美国道德的堕落”,而且他拒绝接受美国公民籍。 当“非美活动委员会”声称要卓别林去华盛顿接受传讯时,卓别林拍去一份电报,说自己是一个和平贩子。此后,他收到措词特别客气的复电,就说他不必再去受讯,此事已经结束。 毫无疑问,卓别林在他的影片中宣扬的和平思想和人道主义,是举世公认的。1948年,卓别林在美国的日子不好过时,在《凡尔杜先生》一片故事的背景环境地法国,电影批评家联合会与法国报界人士磋商后,却一致同意,向挪威议会主席斯笃辛发出一封要求信: 卓别林先生的影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的拥护和平的思想,和影片中表现的对人类的热爱。他的最近两部作品——《大独裁者》和《凡尔杜先生》,尤其显著地表现了……这些特点,在这两部影片的后半部里,都出现了尽力宣扬亚弗雷特·诺贝尔先生的宝贵思想的宣言。 基于此点,法国电影批评家联合会……建议把诺贝尔和平奖金授予查尔斯·卓别林先生…… 不知何故,挪威议会主席一直没有就此信作出答复。而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大报却在读者中,发起了一次替卓别林购买返回英国的单程船票的募捐活动。 此后,听证会的调查黑名单,随着议员麦卡锡掀起的在文化界清除“赤色分子”的浪潮而扩大。它沉重打击了电影界数百名优秀编剧、导演、演员和其他电影工作者。好莱坞一时雾晦云暗、风雨飘摇,许多有才华的电影工作者被迫离开电影业和美国。卓别林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在1953年离开的。 第二十一章 莎士比亚式的悲剧《舞台生涯》 离美之前,他还拍了一部令人称道的悲剧影片《舞台生涯》。那时《凡尔杜先生》放映之后,“非美活动委员会”也暂时没来找他的麻烦。素来乐观的他抛开受审、听证会、影片受攻击这些给他带来的痛苦,在1949年又开始思索新的电影题材。 他想到的题材是一个老喜剧演员,和一个年轻的芭蕾舞女演员之间发生的故事,主题是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爱。他说“世人无论披上什么新的外衣,他们骨子里喜欢的仍是爱情故事。正如黑兹利特所说,情感要比智力更能吸引人,所以它对一件艺术作品的贡献也更大。并且,和《凡尔杜先生》那种冷酷的悲观主义相比,它完全是别具一格的。更重要的是这个主题鼓舞了我。” 《舞台生涯》的剧本长达750页,1950年他修改了初稿,精简删节了不少,到1951年完成了分镜头剧本。此期间,《城市之光》于1950年4月,在美国再版重映,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无疑给了他颇大的安慰与鼓舞。同期他还编写了一部芭蕾舞剧《科洛宾娜之死》,本来是想交给两个舞蹈演员演出的,但为了丰富《舞台生涯》的内容与艺术性,他把它放入影片中。 影片的背景是1914年夏天的伦敦,曾红极一时到老丧失了青春、健康、名气的卡伐罗(卓别林饰),身上似乎有着卓别林父亲那一辈人的影子,他的被人遗忘和喝倒彩,与卓别林本人当时在美国的遭际几乎一样。 影片开头是暮色苍茫的街道,孩子们(由卓别林的孩子们扮演)围住一个演奏管风琴的老艺人。这时,一个衣着整洁的绅士回到了小公寓,却老也开不了门,原来落魄的名演员卡伐罗喝得大醉……他好不容易开了门爬上楼,一股特别的气味又使他转回楼梯底下,……他破门而入,救了一个用煤气自杀的少女。 名叫梯丽的少女是舞蹈演员,她梦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舞蹈家,然后嫁给一个青年音乐家。但她生病双腿麻痹,丢掉了工作,也失去了爱情……为了给少女治病,卡伐罗将他最好的东西小提琴抵押给高利贷者,并想重操旧业。一个游艺场老板告诉他,没有一家游艺场愿聘请年老的他了。 但卡伐罗一直在座客稀少的小地方,演滑稽的驯虱者……他晚上回到家,做梦有了个伴侣即梯丽。他与梯丽合唱着一首《沙丁鱼之歌》,并在梯丽的帮助下恢复了昔日的声誉…… 梯丽可以下床,但没有卡伐罗扶助就不能走一步。卡伐罗告诉她由于老想着悲惨的童年,所以患上了心理病,要坚强起来。为此,卡伐罗自己戒了酒,希望重登大剧院舞台……然而,他的笑语、噱头观众却不欣赏,喝倒彩、起哄、扔杂物。这是因为他老了,变得内向而矜持,过去与观众之间的那种亲密默契关系消失了。老板请他不必再去…… 他很晚才与梯丽见面,说自己完全失败了、绝望了。但梯丽却把老人以前鼓励她的话回赠给他“现在你必须奋斗,奋斗,奋斗。”她激动地说着用足了力气,竟站了起来踱着大步。看到自己这样,她不由自主地又笑又哭,心理作用导致的麻痹症,被坚强的意志征服了……她一遍遍喊道:“我能走了!”那晚,她快乐地与老人在伦敦的街上走了一晚。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