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和谐美
作者:肖 铁
“和谐”为美,早在人类史上被表露,当追溯到公元前的580至500年:古希腊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以及他所创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美”的一种朦胧意象,即:“和谐”。他们以数字为依据,把不同要素的协调一致,事物的正确排列,依据数学中的秩序、规律……,称之为“和谐”。这种“和谐”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服、熨贴,感觉为“美”;“美”就是“和谐”。到了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约前540-约前480与470年之间)的时代,他著作了《论自然》(现只遗留残篇),称:整个宇宙都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表现是一种整体后的“和谐”。这就是“和谐”作为美的初始阶段。后世的美学家不断丰富了“和谐美”的理论:“美是所有相互适应的各个部分的和谐”,“美是各个部分协调与一致……”②使“和谐美”成为美学的初始和重要组成部分。
追求美,追求美好的事物,这是人的本性,人的根本属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些大政治家、思想家、作家、诗人……对美的追求,在他们的著述中俯拾皆是。一些名家名篇,现已选入语文教材,利用这些课文对学生进行美育,特别是进行和谐美的教育,大有裨益。
一、感受社会和谐美,提升美的灵魂
教材中表现和追求社会和谐美的文章,最典型的是楚辞《离骚》(教材第三册)。作者屈原,在诗中充分表达了他的政治主张:“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君如:尧、舜、禹……,体察民情,关心黎庶;臣象:吕望、周公、伯夷、叔齐……,忠君爱国、忧国忧民。因追求美政的理想不能实现,屈原怨恨君王政事荒唐,不了解民间疾苦:“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因不能实现美政:“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人民的苦难悲叹,乃至泪流满面。尽管屈原因提倡美政被朝臣贬黜;但,做为政治家,屈原则认为美政,是他心中尊崇的美德,纵九死而不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了他那博大的胸怀和追求美政的视强斗争精神。学习这样的诗章,会在学生的心灵中,产生强烈的美感,感受屈原主张的美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这种美好的社会令人想往,屈原追求美的精神,他那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值得学习颂扬。
作为莘莘学子,一定要学先人的思想精华,像屈原追求美政那样,用学到的本领去践行我们今天,党和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美政”。
教材中选入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第五册)。且不论它在哲学理论中有无偏僻的地方;但就从人生的四种境界中探讨,也是对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假如人生真如这四种境界,应该说这样的社会同样显示着和谐的美。况且道德境界的人,那良好的道德操守,会起到引导作用和凝聚效果;会把自然境界的人和功利境界的人带动起来,向前跨越。至于天地境界的人,无疑是这个社会的精华,是人们的表率。每一个这样的人,都会成为一面旗帜,影响教育其他人;使这个社会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社会。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和谐的社会呀!学生们也会在感受这种和谐美的社会中陶冶情操,人格得到升华,心灵更加美好。
二、鉴赏人与自然和谐的美,热爱自然,美化心灵
在我国美学史上,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崇尚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以自然为美。庄子说:“美者自美”,④“原天地之美”⑤;所谓“朴素(按:即,自然)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⑥这就是道家理想的美,即“自然”美。而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少好老庄”,不仅在思想上接受道家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在诗歌创作上,其艺术风格,也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教材中选入了他的两首诗:《归去来兮辞》(一册)、《归园田居》(三册),其内容、风格,就是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赞美自然。在《归去来兮辞》中:“舟遥遥以轻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晨曦之中,船行水上,轻风掀衣,与行人打探离家的途程,及看到家门,欣喜奔跑;这自然风光、船、归来人,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画。作者那似箭的归心,真如孩提,如童真。《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同样是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诗篇。彰显了诗人“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的美好心灵和广阔胸怀。
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应该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⑦这情感意象化物为我,谓之“和谐”,美自天成。比如说毛泽东同志的词:《沁园春·长沙》(第三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山、水、船,自然和人的融和,美不胜收。象王维的《山居秋暝》(三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月光竹影中归来的洗衣女,莲叶动荡中穿行的捕鱼船只;天光明月,清泉流水……自然美和生活美水乳交融,构成人与自然相互辉映的和谐美。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三册),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三册);袁宏道的《虎丘记》(四册)等,都极写人与自然和谐的美。这些课文使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感悟景中之情,会同作者一样,钟爱自然:青山、碧水、名胜古迹,那红花,那绿草,那丛林……物我一体,形成心情的震颤和共鸣;不仅对大自然产生爱,而且也从大自然那纯净的美中,陶冶性情。“比如观赏一棵古松,玩味到聚精会神的时候,我们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心中的清风亮节的气概移注到松,同时又把松的苍劲的姿态吸收于我,于是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总而言之,在美感经验中,我和物的界限完全消失,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没入我,我和大自然打成一气,在一块发展,在一块震颤。”⑧这就是人和自然融为一体,情和景交相映辉,产生共鸣,自然的美迁移,幻化成人的心灵美。
三、品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学会尊重他人
人,生生不息;人,是社会的一个细胞,由你、我、他(她)组成社会。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应该首先是人与人之间表现的和谐。表现是:家庭和睦,邻里友好相处,企业人之间互相帮助,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等等。现在的提法是班组精神、团队意识……。总之,是人文精神的显现。基础当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象杜甫的诗《客至》(三册),写老朋友前来看望,诗人那种狂喜的心情;忽闻敲门之声,跑来推开柴门见是老友,乐不可支,不知道说什么好,可能说:没想到是您来,门前的小路都没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招待客人为饮酒尽兴,又隔着篱笆呼唤邻居老翁过来赔酒:“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朋友间的友谊,邻里的亲密,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那茅篱围绕的草堂,草堂前后的春水,天空中翻飞的鸥鸟,再从杜甫开始推开柴门迎客,到隔着篱笆墙呼唤邻翁,达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和,简直是一幅幅风景画,又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