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作者:李银花




  一、问题的提出
  
  主体性教育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关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研究是近几年才起步的,而且这些课题偏重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如何点拨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研究范围较为狭窄,局限于如何“教”。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通过确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标、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评价等途径,制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行动计划,探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学”,如何培养一种兴趣浓厚且持久的学习动力,达到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
  (一)研究方法
  l、文献研究法。收集古今中外主体性教学经验,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经验。
  2、调查法。主要采用问卷、座谈等手段。
  3、经验总结法。教师在课题实施前后对发挥主体性的方法进行总结。
  4、个案研究法。即对典型意义的某学生发展变化进行详细剖析,找出其中的规律性。
  5、实践反思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践——反思、修改——再实践——再反思、再修改,反思主体性目标、课堂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是否适用,从而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二)确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标
  主体性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为实现上述总目标,本课题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活动,使影响学生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最优化。
  1.培养自主积累能力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要进行创造性发挥,如果头脑空空荡荡,拿什么来创造呢?在高一阶段,开展诵诗、成语接龙、摘抄评比等活动,使学生产生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体验,从而带着高涨的、激进的情绪注重学习、自主积累,形成主动听、主动说、主动笔记、主动背的能力,积累必需的文化文学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培养能动鉴赏能力
  语文教育是一种美育,审美性是语文教育的最本质特征,教师要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教师启发和诱导允许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有一个极度张扬的空间,而不是为达到某一共识而设置桎梏。在高二阶段开设《文学欣赏》、《影视评论》等拓展课,开启审美想象,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能动鉴赏能力。教师在鉴赏课的组织中必须跳出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静态过程,以美学研究者角色意识参与学生鉴赏,应以学生接受意识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动学生“自我”与作品的交融与互动。
  3.培养创造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从阅读、感受上升到迁移,才是完整的语文学习过程。在阅读量大、感受能力强的基础上,在高三阶段,推出辩论、演讲、作文等评比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迁移应用和主动创造的能力。教师在实施该目标时,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二、改革课堂教学策略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让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作出调整。
  (一)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课堂增强文学教学,调动学生情感主动参与。
  情感是渗透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是促进能力提高的“催化剂”。要“调动学生情感,使其主动参与”,仅仅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远远不够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只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真正吸引学生情感投入的应是语文教学的艺术感染力。语文教育有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文性优势,因为优秀的文学语言充满感情、灵性、生气,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及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无法替代的作用。
  1、整合教材,凸显文学性
  根据语文学科大纲、教材的具体要求,本着重视能力的原则,对教材作部分调整。把同一作者分散在不同课本上的不同时期的文章整合起来,加以比较分析,使学生更全面、立体地认识了解作者、作品、社会。例如,分布在高中六册语文书上的鲁迅的几篇文章,心情不同,时代不同,作品迥然不同,如打破课本格局,串联起来教,则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学生情感投入快,发现也快,为他们研究性学习也提供了方便。
  2、加强古诗文教学
  古诗文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形象性,读上去朗朗上口,在很大程度上能陶冶人的情操。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加强了古诗文教学。
  (1)注重对教材中古诗文的文学鉴赏
  《项脊轩志》是一篇文质兼佳的美文,如只是把课文当作外文,把学生当作中国人,教师充当翻译,那么白白浪费了一篇文学名著,语文课堂气氛也会是死气沉沉。如果能紧紧抓住它的散文特点,在落实文言基础知识后,从文学欣赏角度加以指导点拨,则能收到很大的成效。我在教授该篇课文时,由于采用后一种教法,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在体味美文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欣赏能动性,进而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写出了对《项脊轩志》的精湛评论:“绘景、绘声、自然动人”,“字字流真情,句句吐真意”,“看似平淡,实属情深”,“语言清淡而情思真切”。
  (2)补充课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文,拓宽视野
  如没有被编入教材的《关雎》等,因这类诗本身具有的可传诵性、神秘性、美好向往的代表性而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古诗文有独特的魅力,加强古诗文学习,能对增加文学知识,夯实学生文化底蕴起到巨大的作用。
  3、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文学教学大课堂
  当今是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教学阵地不能局限于教室,应该把触角伸向阅览室、图书馆等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我们安排每周一节阅览课,引领学生去阅览室、图书馆遨游书海,拓展知识面;鼓励学生在读书中有独到见解,并记录下来。与此同时,积极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名著读书活动,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读书心得,张贴于教室宣传栏。有些见解虽比较稚嫩或偏颇,但却是学生自己深思的结果,更是成功地调动学生主体性的结果,这中间的学生主动鉴赏是难能可贵的。
  (二)组织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古人云:“学起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又是在问题中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注入研究性学习,就能经常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地进行研究思维训练,并充分发挥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创造能力探索解决问题,开展学习过程,将未知变为已知,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教师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点提出一些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疑问,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巧妙设疑中或在明确教学目标下,主动由“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但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层次都不相同,在自主学习阶段不可能人人都能理想地自学每一个问题,这就需要学习合作伙伴帮助一起讨论。夸美汪斯说过:“在学生方面,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一个人的心理可以激励另一个人的心理,一个人的记忆也可以激励另一个人的记忆。”合作可以四人一组或十几人为一组,通过合作讨论,开阔思路,也让他们感受到学生主人的地位。如在《项脊轩志》一文中落实文言基础时,一改教师枯燥翻译讲解,一上课就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借古琴创设情境气氛,在古乐中让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提问题,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以合作者身份抢答解疑。当有同学提出:“窗为什么向北开,不开在南墙上”时,他的伙伴却出乎意料地走到黑板前画了草图作解答,全班一片掌声,合作学习带动了口、脑、手。“探究”即在合作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有几个同学在学完《项脊轩志》时提出这样深一层问题,为什么这么美的散文仅是“明文第一”,不能和“唐宋八大家”并列呢?是否可以说“唐宋明九大家”呢?也有的同学主动把《项脊轩志》和其他古代散文作比较得出了独到的评价。总之,在研究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得以发展;教师的教学仍是作为辅助作用,只在重点处作精讲,难点处作点拨,结尾处作总结、梳理,使学生知识清晰化、系统化、条理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