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一堂作文课的反思

作者:姜菽华




  这是一堂原生态的作文课,它并不完美,却是自然的。它并不怎么新颖别致,但却是流畅的;它贮满了诗情画意,引发学生驰思遐想,浓浓的激情始终洋溢在课堂上;它借助联想和想象,拓展写作思路。让我先来描述我的这节略有个性的作文课。
  师:读一篇好文章,每每读到佳处,就会觉得有美丽的图画浮现在眼前;欣赏一幅好画,品味其中的意味,又会觉得好诗好文潜藏其中。请欣赏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北山初雪》图,当你被画面的色彩、形状所营造出的奇致优美的意境感动时,不知不觉涌入你心头的诗句是什么呢?
  生: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文学家和画家对美的观察竟是如此的异曲同工和丰富多彩,美文和美画有惊人的一致。我们由《北山初雪》图而想到岑参的《白雪歌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就是联想。联想有什么特点呢?
  生:由此及彼,从这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
  师:注意,这里有两个要素:一是与之相关,二是其他事物。请思考由“雪”和“绿”会想到什么?
  生:植物、春天、希望、青春。
  生:唐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古人用“妙手回春”来品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咏雪的千古名句。此诗不仅运用联想的手法,还有丰富的想象。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把雪花比作梨花,而且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那么什么是想象呢?
  生:将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过程。它也能将生活的感受与思考串联起来,能使语言凝练新鲜,使文学形象新颖生动。
  师:造物主将我们人类造成今天这个样子,伟大的神明在提醒我们,一只眼睛看现实世界,一只眼睛看幻想的世界;一只耳朵倾听物质世界的声音,一只耳朵倾听灵魂的声音;一只手把握现在,另一只手创造未来;双脚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留下的脚印才会是充满诗情和画意的。其实,我们自从学会了语言,就学会了想象,处在青春妙龄的少男少女,每个人都是天才的诗人,因为这个年龄最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假定就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们面向苍穹的点点繁星,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妹妹的眼睛,
  生:我想到了灯火。
  生:我想到了宝石
  ……
  师:好,同学们的想象都合情合理,请问刚才这位同学,你想到牛郎织女他们在干什么?
  生:在隔河相望。
  生:在哭,泪流成河。
  师:大诗人郭沫若也曾数着星星发挥着美好的想象,现在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么推想的。先让我们一齐诵读感悟。
  师:请同学们谈谈这首诗在想象方面的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师:诗人由繁星想到街灯,由街灯想到街市,由街市想到珍品,由物想到人的活动,这样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融天上地上为一体。尤为可贵的是,诗人跳出传说的局限,想象了浅浅的天河,自由来往的牛郎织女,使我们耳目一新。无论是推测想象,还是特征想象、自由想象,都要合情合理,要新奇大胆。如何做到呢?
  师:1、要关心生活,积累生活。2、要勤于思考。3、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苏轼对庐山的面貌的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达芬奇画蛋的体会: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写作文,我们若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可以思路洞开,文思泉涌。如何借联想和想象来拓展写作思路呢?
  请以《零的断想》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赋予“零”丰富的内涵。
  生:零是心灵的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善良和丑陋。
  生:零就是飘零的浮萍,历经风雨,终于找到停泊的港湾。
  生:零就是一幅眼镜的镜片,矫正视力,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
  师:(提示)联想和想象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相近或者相关的关联展开的。但我们的想象不应只停留在事物相似点的追求上,还应该寻找事物的相通点,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存在着精神上的相通点。曾有位诗人这样说过:只要你留意,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表达自己心情的风景,都能找到自己精神的相似物。他说的是人与物存在着精神的相同点。我们既要追求“形似”,更要追求“神似”。
  师:以上的思维是以话题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这种思维方式就像自行车的轮子,许多辐条(思维)以车轴(主题)为中心向四周发射,这就是发散性思维。写作时,要扣住题目朝四面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到一点就用三五个字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
  接下来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定向思维,即在诸多思路中选一条最佳思路,并以此为思维轴心进行第二次发散思维,同时对两次发散思维中引发的写作素材进行比较、筛选,为定向构思行文准备丰富的素材。
  请以“水滴石穿”为话题,进行多角度思维,从以下4种角度写出不同构思。
  先观察感受,寻找特点,再联系生活人生,确立中心。
  1、从“水”的角度——
  2、从“滴”的角度——
  3、从“石”的角度——
  4、从“穿”的角度——
  (学生动笔,三分钟后,全班讨论交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生:“弱能胜强”或“柔能克刚”
  生:不要轻视“小”。
  生:要敢于碰硬。
  生:顽石是可以攻破的。
  生:我想到了牛郎织女。
  ……
  师:有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要善于选择。多角度的立意不是目的,我们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中,经过比较、权衡,最后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其标准是:新颖、深刻、熟悉。
  师: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创造。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
  在作文构思的初始阶段,为打开思路,就要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于古今中外自由驰骋。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
  师:请把有关的材料加以整理,以“水滴石穿”为话题进行写作。请运用借联想和想象,拓展写作思路。如何从众多的构思中选出最适合自己写作的一种呢?首先要淘汰那些脱离话题或与话题联系不紧的构思;其次要筛选掉那些虽然切中话题甚至比较深刻,但不够新颖的构思;最后,选择深刻、新颖、最具有现实意义、自己平时积累素材最多、感悟最深的构思来写。这样,一定会写出好文章。
  客观地讲,这堂关于借助联想和想象打开作文思路的作文课是比较成功的。反思这堂作文课,我有以下的几点体会:
  1、本堂作文课在材料的选择上,实行了开放性。从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北山初雪》图到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大诗人郭沫若的配乐诗《天上的街市》到对以“水滴石穿”为话题来构思,有对经典画面的欣赏,又有对动情音乐的聆听;既有对传神古诗的感悟,又有对凝练成语的解读,这些内容都是简明、清晰、有序的,充满诗情画意,能够引发学生驰思遐想。并且运用信息技术,从画面的意蕴,音乐的感染,动画的直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体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出满腔的热情,自觉走进色彩斑斓的联想和想象的“大超市”。
  2、本堂作文课在流程的设置上,实现了层次性。本课的第一环节是对联想和想象的感知。从对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北山初雪》图欣赏到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吟诵,巧妙的引出联想;从对大诗人郭沫若配乐诗《天上的街市》的赏读到对夏夜星空的描绘,了解了何谓“想象”。在第二环节是通过语言实践领悟联想和想象。请学生以《零的断想》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表述。在实践中领悟联想和想象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相近或者相关的关联展开的。第三环节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拓展写作思路。以“水滴石穿”为话题,进行多角度思维,此题让学生明确了写作时要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定向思维,即在诸多思路中选一条最佳思路,并以此为思维轴心进行第二次发散思维,同时对两次发散思维中引发的写作素材进行比较、筛选,为定向构思行文准备丰富的素材。三个环节之间有一定的梯度性、逻辑性,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