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评点阅读法的现代教育学意义

作者:邱旭光




  如何从本土文化中找到与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相融合的自然对接点,这是现代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将视角转向本国的教育文化遗产,对我国的传统教育资源进行再认识,发掘其中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益成分,并进行改造、发展。这一有益成分也就是实现本土化的载体,它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为中国所固有,顺应中国的习惯;同时,又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它不论在旧时代或是新时代都得到认同、利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这种未来的适应性就是也只能是载体本身必然地包含有现代教育理论的意义,即教育要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对接才能成功。
  评点阅读法,就是这样的天然载体之一。
  这可以从评点阅读法的本土特征及其包含的现代教育学的三个理论层次: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角度来进行论证。
  
  一、本土特征
  
  评点阅读法,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或者叫学习方法。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人把它归为文学评论,但它又不限于评论;有人认为它渊源于注疏,但注疏偏重于字词的训诂、注释,这与评点有很大的差别。“评点”作为一个复合词,产生于唐宋以后,“评”最初为评论、品评的意思;“点”,《说文解字》释为“小黑点”,“点”就是黑,“文不加点”的“点”引申为断句或作记号。因此,“评点”最初的含义也就理解为评论并在文章的词句旁对重要的或精彩的内容进行圈点或作记号。而“评点”这一形式的形成,有人认为大概与汉字的书写有关。中国古籍的书写采用竖行的形式,版面上下左右的空间较多,便于阅读时写下自己的心得、看法,或对重要、精彩之处作出记号。而且这种写法形式多样,长短自如,多片言只语,表达及时,十分方便。
  最早使用评点的是唐代丹阳进士殷瑶,他选编了唐代诗集《河岳英灵集》并作评点。到宋代,谢枋得进一步发展,有评点著作《文章轨范》、《批点(檀弓)》、《唐诗解》等。并且,他提出了修辞评点中一整套方法:“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的作文主张、婉曲与质直的表达效果、繁复与简洁的词语变化,文章的正与反、粗与细、俗与雅、豪荡与纯粹及句子的长与短、整与散、抑与扬、继承与创新等。至南宋时已趋于成熟,“自朱熹以下,教材评点之风日盛,并一直沿到清末。这期间,各种供教学使用的读本,多有评点。如余诚编的《古文释义》、吕祖谦编的《古文关键》”。明清时期,小说评点蔚为壮观,金圣叹腰斩《水浒》,脂砚斋评点《石头记》,冯镇峦再批《聊斋志异》……形成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影响极大的文化景观。到了现、当代,徐特立、叶圣陶曾极力倡导过用这种方法读书,钱钟书的《管椎篇》融注疏、评点于一体,陈寅恪评点的唐宋史学著作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于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更是评点的精品。
  作为一种阅读法,它几乎涵盖了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范围来讲,它包括了内容(字、词、句、文章主旨)和形式(语法、修辞、篇章结构等);从过程来讲,它包括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本的生发,也就是一个捕捉文本信息,引发阅读主体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和自身经验发现问题,抓住灵感及时表达的过程。这一过程把学、思、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说它们是同时进行的,边读边评,不可分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评点阅读法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这一独特而深蕴民族文化精华的教育遗产,建国后,却一度堙灭,出版界对评点著作概不出版,对评点的发展影响很大。目前,评点主要被应用于作文的评改中,而且颇为流行,还专门出版了《作文评点报》。但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仍停留在尝试、怀古、呼吁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阶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方面,现代教育理论在呼唤本土化;另一方面,独特而深厚的民族教育遗产在呼唤继承。这是为什么?就评点阅读法而言,是忽视了对它进行理论性研究,从而忽视了它自身所包含的现代教育学意义,也就无法使两方面融合,并发扬光大。
  
  二、现代教育学意义
  
  在中国古代教育文化遗产中,评点阅读法是为数不多的至今尚在应用的合乎现代教育科学规律的、系统的学习方法之一。它的现代教育科学性的体现,可以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1.哲学层次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是教育的理论基础,它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依据马克思的理解,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是第一阶段,人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独立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阶段,人相对有了人格的独立性与发展的自由;第三阶段为“自由个性”阶段,摆脱了人身依附和对物的依附,达到充分自由、个体全面发展的程度。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充分地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的发展和改革也表现了对人的主体的尊重,重视人的主体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现代教育哲学的重要特征。
  首先,评点阅读法体现了对阅读主体的尊重,有利于实现主体的自我构建。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身。然而,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却严重忽视了人的发展问题,具体表现为人的主体性的缺失。评点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出现,对教育来说,是一个意外;对历史来说,又是一种必然。评点阅读法是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建立在主体运用自己已有的思想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再加工的基础之上的,是学、思、用合一的,否则评点无法进行。也就是说,评点中意外地包含着皮亚杰的“同化与顺应”,包含了发生学的结构主义,人在建立自己的结构时使自己成为结构,随着结构的转变,人也在转变,所以人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阅读主体则是通过评点文本来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此外,对于尚在呼唤主体及对引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尚在消化的我国教育而言,评点阅读法可谓“众里寻她千百度”,也是一个意外。评点法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则有历史的必然。唐宋时期已出现商品经济的初步萌芽,到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进入中国本土的对人的依赖向对物的依赖过渡的时期,亦即人的主体性逐渐觉醒的时期。十七世纪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要在求学的过程中有所创建,有自己的心得,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黄宗羲这一教学思想正是本时期主体性开始萌动的表征。无独有偶,脂砚斋评点的《石头记》中两个主要人物林黛玉、贾宝玉鲜明的独立个性,则有着明显的时代倾向性。在中国残酷的封建桎梏和罕见的思想文字狱背景下,评点成为主体性觉醒的特殊的思维表现形式。国内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对主体概念做了大量讨论,提出了主体性原则,强调大力宏扬人的主体性。这种强调和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哲学思想,促进了主体教育理论的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90年代以后对主体性研究的深入和新课改理念下对主体教育实践的需求,评点阅读法终于重新找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成为新世纪条件下构建主体自我的有效途径。
  其次,价值观一直是哲学的重要命题。价值性的追求要求将人的发展权力真正还给教育主体性,尊重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没有个性的主体,是虚假的主体性。因此,主体教育必须充分体现个性意识。在评点阅读中,阅读者是主体,文本材料是客体。主体不能脱离客体而存在,对材料所传达的文本信息的准确理解,是评点阅读的基础;但评点阅读又不受客体(文本)的束缚,它的着眼点在触发。它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否定信息;可以在信息的基础上延展,也可以把文本仅作为一个触发点而联想到其他。评点阅读法所看重的是主体已有的经验、评点的过程、经过评点主体认知结构的变化;文本材料则成为促进主体认知结构变化的媒介,而不是主体必须接受的信息。这样,就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地交还了阅读主体,从而彻底地摆脱了传统的授受教育的窠臼,使学习者(阅读主体)从一个知识的接受者还原为知识的探究者、创造者,经济地改变了阅读主体处于单纯接受的地位,还主体以个性。这样,也就满足了阅读主体(学生)自主作出判断抉择,阐发自己价值观和态度,发挥潜能,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这与人本主义人的本质观相吻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