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拓展语文作业的新天地

作者:黄国林




  两年来在作业的设计上,我依据《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中有关知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辞海》上说,作业:“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在教学上,学生在课堂上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叫练习,课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活动才叫作业。纵观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机械简单,题目多,设计的随意性大,学生成了作业傀儡,做着抄、写、背等重复劳动,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完全服从于老师的指挥,毫无个性和创造力,而时代呼唤创新性人才,教育改革指向创造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业是重要一环,充分发挥作业的潜力,让作业更好地为开发学生的潜能服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
  
  一、内容的多维度,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1.激发想象
  学习研究体验式作业设计、指导的有关理论后,我才清醒地认识到:以前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单一过程,在布置作业时,要么让学生背课文,要么就是把学生捆在练习上不肯放松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学生不爱做作业的原因。这也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元化教学,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练习,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充分发掘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园地。
  例如学过《孔乙己》后,我让学生续写孔乙己后传。很多学生很有创新性:有的学生是这样想象的,孔乙己由于掌握住了好的机遇成了大老板,甚至配上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用具,成了人人羡慕的人物,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人对他也毕恭毕敬,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有的把孔乙己想象得死得很惨。但后人发现了当时未被人发现的他的文章,公布于世,令世人对悲惨死去的孔乙己刮目相看。学完《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地球几十亿年的发展史。通过想象作业的训练,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与扩充,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2.贴近生活
  “生活即教育”,即将作业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让作业具有更多的生活性,是新课程的新要求。语文从根本上看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了学生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如学完《食物从何处来》之后,我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和查找资料。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题,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合理化建议,然后在班级交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活实践中,用生活中鲜明的例子来教育学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可以就生活中特殊的时期、节日来给学生留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走进生活的作业。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特殊政策,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缺乏交际能力,处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目光仅仅限于家庭、学校中。针对这些情况,利用作业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母亲节”“父亲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爸爸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爸爸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后谈出自己的感受。“三八节”给妈妈制作一张贺卡或做一首小诗。“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幅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最敬爱的老师。“重阳节”布置学生为家里的老人过节,或采访德高望重的老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再如让学生定时看电视,看时事新闻或当代教育,然后谈感受。(写在小练笔上)这样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中国,看世界,关注社会新动向,不仅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3.营造自主
  学生之间由于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一个班级几十个人,要求统一却又程度不齐,若以大多数中等为准设计练习,置优差两头而不顾,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遏制。因而,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一改过去的命令式,强制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差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如:讲完杜甫《登楼》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自主选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对于这首诗的作业我设计成:
  A层次:了解大意的基础上默写这首诗。
  B层次:默写的基础上能够赏析重点诗句,并能画出关于诗的意境的图。
  C层次:理解意境的基础上把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要求学生可以完成其中一个,也可完成二个或三个层次的作业。这完全可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
  
  二、形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实践证明,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中多次提到了让学生亲自去动口、动手、动脑来加强研究体验,以求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作业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形式,能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经历。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制作、观察、调查、画画、表演之中,将文学、科技、美术、环保等融为一体,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愿学、乐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1.因人而异,培养个性
  这一类型的作业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自选内容,自选形式,自定作业,培养其特长,发展其个性,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如在学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结果,学生们兴致高昂,有的画成水彩画,有的画成油画,有的摄影,有的写成了小诗,还有的写成了简单的散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最后,在班级中交流,学生很高兴。通过这次作业,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走进了大自然,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丽,起到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2.创新实践,提高能力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根据不同的课文布置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唱一唱、查一查等不同形式的作业,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天空,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启发了思维,激发想象。如学完《皇帝的新装》后,小组表演课本剧,剧后评论。学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让学生唱一唱。学完每首古诗词曲后都让学生画出意境,写出感受。讲完《中国石拱桥》后,我让学生用纸壳和泡沫板设计制作石拱桥或当代先进的桥。这样的作业学生很爱做、乐做,这些做法都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多元智能的发展。
  3.营造氛围,合作成功
  新课程标准内容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够,因此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另外从作业的时空来看,课程的开放性,使大量作业已不再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协同合作,所以,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理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