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校园生活与写作契机

作者:胡雪峰




  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时激疑,引爆待发,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深究问题,起到诱发的作用,为学生写作时有感而发做好了铺垫。
  笔者在教《走一走,再一步》时,师生对作品的交流评价不一,我就要求学生对自己喜爱的人物做出自己个性的评价,再现师生思想相撞的火花,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曾经怎样克服困难的短文。由于学生历事有感,老师又把握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因此,学生兴致勃勃,很有话说,上交作文快而且质量好。
  在学习《变色龙》后,学生梁琦产生了很多感想,笔者就与她一起探讨、交流,鼓励她写下心中的想法。她就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历史,从另外的角度立意,写了一篇议论文《见风使舵,未必不可》,此文观点新颖,论证充分有力,文字干练简洁,获得了全国中学生“圣陶杯”作文大赛二等奖。
  此类举措笔者较为注意结合新教材的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来实施,此处就不再累述。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为时而作,有感而发的良好的心理,让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四)着眼师生个性作文训练要“就地取材”
  叶老说:“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那历练的材料从何而来?就从我们最直接的班集体中而来。
  学校的每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由许多老师、学生组成。马克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师、生的相貌就具有独特性,这就可作为学生专题片断训练中的“肖像描写”的活材料。师生的性格特点彼此非常熟悉,可作为引导怎样写人的“活水”。
  就是在这拥有实实在在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学生方能掌握写作技能,“自悟其理法(《叶圣陶教学文集》)”。
  在获得全国新世纪杯作文大赛二等奖《一个讨厌的人》中,我班的蔡海灵同学就是以本班的班长为原型进行创作的,此文再现了一个班干部管理班级、为同学服务的成长历程,也表明了自己自私、武断的心迹。
  创作来自生活,遇人见事,还是抒情议理,都让我们的学生“就地取材”吧。齐大卫说:“丰富的创作素材只是‘矿石’,构思则是把‘矿石’中所藏的珍贵、稀有的‘金属’即思想,提炼出来的过程。”可见,这拥有丰富的创作素材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学生写作时只有先走好这一步,才能继续前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
  “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写作教学更应如此,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追求的目标之一。作文教学之路漫漫,在上下求索间,笔者不忘释放心中的激情与体会,渴望得到同仁的指引。也由衷地希望所有的同仁能齐心协力,用我们的劳动来铺成明天作文教学的宽阔与光明,用我们的智慧来垒造明天作文教学的个性与辉煌。
  
  单位:广东惠阳市高级中学初中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