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关于文学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简就文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文学作品教学,就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或欣赏文学作品,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情境,领悟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从中构建新的意象,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而,文学作品阅读有其特殊的要求:1、找寻体会诗文之美。2、体认诗文之情。3、品味诗文之语。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般性要求。新课标下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为理念进行的阅读教学活动,它在教学过程中,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信任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的资源,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前提,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为平台,扩展迁移阅读作提高,给课堂注入了新鲜活力,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博览与精读相结合、吸收与运用相结合、个体学习与小组探究相结合、开发潜能与习惯相结合,以致在课堂中呈现出了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大胆质疑,热烈讨论探究、张扬个性、勇于创新的新气象。广大教师在不断探索实践“以生为本”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而有些具体的做法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现象1]一教师在进行《热爱生命》的教学时,先由教师引出课题,紧接着转入“正题”:你还查找到(或读过)哪些关于生命的文章?读后有什么感悟?小组交流后推荐组员们认为最好的一篇介绍给全班的同学。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约十分钟后各小组推荐一个同学上讲台介绍自己查找到的文章的作者生平和朗读文章,最后谈了几句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其中有一个小组还表演了自己编排的一个简单得不知想表达什么主题的小品。大家热热闹闹谈了一轮后,下课时间到了,老师做了一个简短的小结,提出了珍惜生命的一些希望,《热爱生命》的课堂学习就结束了。
  [现象2]这是一教师教学《春》的过程:先由学生展示查找到的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课前完成的问题: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段或哪几句?为什么?之后由小组推荐的代表发表小组的看法。前面所有内容在花去15分钟后进入下一个环节:介绍课外阅读到的朱自清的其它作品或其它描绘春天的文章、诗歌、歌曲等,偶尔有同学说一下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在一个又一个同学的介绍(还有演唱)中,下课铃响了。
  介绍查找到的课文作者的资料,稍谈一下对课文内容写法的理解(一般是某一段或某几句),之后迅速进入查找到的课外的相关文章的展示、介绍及说说阅读后的一些感悟,这似乎成了当前“生本”课堂阅读教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的确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有许多的问题不能不让人反思:
  [反思一]语文知识真的能忽略吗?
  新课标对语文知识教学的要求主要有如下五种提法: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的内容;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生本理论“小立课程”的课堂观主张给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尽可能精简。于是乎,在《热爱生命》《春》的教学过程中,字词的认读、词义的理解没有了,语法修辞、写作技法的分析不见了,不禁让人疑惑:语文阅读教学真的可以忽略基础知识了吗?
  众所周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元素,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新课标强调多读,重视积累,对每个阶段的识字、写字、背诵优秀诗文都有量的要求。而生本教育的“小立课堂,大作功夫”中的“小立课堂” 的课程观,指的是人类发现的规律、经验性知识、应考技术性知识可由学生主体去完成,但它也特别提到作为人类规范的、学生后续学习中的工具知识不得不教授。因而,无论是从新课标、生本理论还是从语文学习实践看,都没有忽略或淡化语文基础知识的依据。据说美国早在几十年前就进行了我们今天才开始的教学改革,结果实践下来,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语感每况愈下,最后不得不回头向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学习。历史的和现在的教学实践证明,错误理解“淡化语文知识”的内涵,甚至以为由学生去完成的东西就不列入课堂学习的内容,忽略诵读与积累,只能让学生的语感越来越差,置语文学习于沙堆之上,语文能力永远都不能稳固和向前发展。
  [对策]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阅读教学中,囿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单纯技能的训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但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无疑又将语文学习变成“空中楼阁”,提高语文素养恐怕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美丽泡影。因而,将语文基础知识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过程中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1、课前课后把字词的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对应的检查落实机制。2、在文本学习中应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字词、修辞、语言运用、口语交际等知识。3、把必要的语文知识的运用列入评价的内容。
  [反思二]整体把握还要不要?
  新课标“阅读”目标第八条:“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的品味上,无疑是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巨大进步,问题是像上述教学案例用“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或段落”的品味代替整篇文章的学习,是否过于简单肤浅?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按照格式塔学习理论,我们教读任何一篇课文,都必须特别强调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生动的感觉,努力使学生获得对课文整体的直觉把握,这即是说,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上。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内容前后对照,对文章内容从整体上作宏观的理解,这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阅读文章,只有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对文章进行全面仔细地通读,反复地研究,形成对文章的总体认识,才能明了文章的主旨,进一步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辨析其写作思路,归纳出写作特点。
  细究新课标和新教材,你会发现它们十分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如新课标就明确强调对文章内容的“感受体验,整体把握”。人教版第一单元的提示就明确要求:“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具体的篇目中也多有这样的提示,如人教版课文《秋天》的提示:“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你仿佛能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能看见幽谷、农舍、鱼舟、牧羊女……”《济南的冬天》的提示:“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时,你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春》的练习:“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山中访友》的提示:“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这些提示或习题设计都明确告诉我们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而在上述两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地让学生把课文的具体内容拆散开来,孤立地分析一个段落或几句话,几个词语,破坏了融合在一篇文章整体结构中的情境、意蕴等格式塔质,作品中美的形象被肢解、被破坏。很难相信如此的阅读、学习能让学生产生对作品的真正的理解和精神的滋养,能享受到阅读作品带来的真正的愉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