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姚志芳




  作为启发提问,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把握技巧。我觉得教师使用这种手段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引起注意。
  1、启发提问须巧妙。巧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须在重点、难点、关键的字、词、句、段处提问。叶圣陶谈到:“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与其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则为讲明之。”这是说该问的则问,学生懂的则不问,贵在“相机诱导”。其二,启发提问的角度要巧妙。不同角度的点拨提问,效果明显不同。好的提问,可以引起层层波澜,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2、启发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出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要避免脱离学生的认识水平,把问题提得太难。学生的思维与认识对象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教师设计提问要寻找这个“发展区”。提出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像疏通河道一样,把学生的思路理顺。总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问在疑处,点在惑时,以达到引发思维兴趣,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3、启发提问要考虑学生整体。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现代教育追求的一个目标。课堂氛围良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指它适合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而不是为个别学生开辟一个好的环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课堂上的启发提问也就要照顾到全体学生。为此,教师所设计出来的问题应有层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备课要做到对自己的学生心中有数,课堂上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微妙变化,通过信息的反馈,捕捉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思想浪花,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七、个体教学
  
  所谓的个体教学,意在从各人的实际出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那么,怎样强化个体教学?一是学习小组的编配力求优化:或按基础近似编,或以好带差,类似“一帮一”结对子的方法编。前者有点像复式教学班,后者便于“兵教兵”,能者为师。二是分类型布置作业,如基础题人人要做,提高题供中上学生做,日渐扩大到差生做,尽快缩短差距。三是讲课时适当照顾差生,凡难点、重点、疑点不妨着意重复。四是课外语文活动渗透“个体”教学精神,力济满足各自“胃口”。
  采用“群体”“个体”双管齐下的教学措施,工作量是增加了,但摸到门路,积累经验,尝到甜头后,将感到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艺术。它能切实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优良者“更上一层楼”,基础差的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这种带有竞争性的局面,尽管仅有等第差别,但水平拉近了,档次减少了,全班学生可望“吃得饱”、“吃得香”了。置身如此教学境界,开头所引的感慨,自然会烟消云散。
  正如上文所说,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它常呈现一种动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随时加以关注,不断调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最理想的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有个性的阅读。
  
  单位:广东东莞市华侨中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