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浅谈“不很+反义形容词”结构模型

作者:廖志林




  结论Ⅱ:不很坏=好(B)→坏(C)。(若有“不好”事实的说明,则表明要校正甲的评述。随“不好”事实增加,其意思向趋坏方向变化。)
  模型4: 甲:“那人(或其所属事物)好。” 乙:“不很坏。”
  结论Ⅰ:不很坏=好(B)。(若无其他事实说明,即以否定“坏”的方式表示肯定对方的评述。)
  很好(A)(若有其他事实说明,则随着“好”的事实增加,其意思趋向于“好”的更高层次。)
  结论Ⅱ:不很坏=坏(C)(随“不好”事实的增加,其意思趋向于“好”的更低层次。)
  说明:被甲评述为“好”时,乙说“不很坏”,在表意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分析模型1-4,可以得出以下两条规律:
  第一,当某一个体或其所属事物被甲评述为“很好”或“好”时,乙说“不很好”,若无“不好”事实说明,其意思等同于趋坏方向与甲的评述邻近那个层次的意思。乙说“不很坏”,若无“坏”的事实说明,其意思相当于甲的评述。
  第二,当某一个体或其所属事物被甲评述为“很好”或“好”时,乙用“不很好”或者“不很坏”来评述,若有“不好”事实的说明,则随“不好”事实的增加,其意思进一步向趋坏方向变化。
  模型5:甲:“那人(或其所属事物)坏。” 乙:“不很好。”
  结论Ⅰ:不很好=坏(C)。(若无其他事实说明,则是以否定“好”的方式来表示肯定对方的意思,是一种附和。)
  结论Ⅱ:不很好=好(B)。(若有事实说明,则表示要校正对方的评述。随“好”的事实增加,其意思向趋好方向变化。)
  很坏(D)。(随“不好”事实的增加,其意思向趋坏方向变化。)
  说明:被甲评述为“坏”时,乙说“不很好”,在表意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模型6:甲:“那人(或其所属事物)很坏。” 乙:“不很好。”
   结论Ⅰ:不很好=很坏(D)。(若没有其他事实说明,则是一种附和。)
   结论Ⅱ:不很好=坏(C)→好(B)。(若有事实说明,则表示要校正对方的评述,随“好”的事实增加,其意思向趋好方向变化。)
  模型7:甲:“那人(或其所属事物)坏。” 乙:“不很坏。”
  结论Ⅰ:不很坏=好(B)。(若没有其他事实说明,则否定力度不大,其意思相当于“坏”趋好方向邻近那个层次的意思“好”。)
  结论Ⅱ:不很坏=很好(A)。(随“好”的事实增加,其意思向趋好方向变化。)
  模型8:甲:“那人(或其所属事物)很坏。” 乙:“不很坏。”
  结论Ⅰ:不很坏=坏(C)。(是对甲的否定。若无其他事实说明,则表示否定力度不大,其意思相当于“很坏”趋好方向邻近那个层次的意思“坏”。)
  结论Ⅱ:不很坏=好(B)→很好(A)。(若有“好”的事实说明,则随着“好”的事实增加,其意思向趋好方向变化。)
  分析模型5-8,可以得出以下两条规律:
  第一,若某一个体或其所属事物被甲评述为“坏”或“很坏”时,乙说“不很好”而无其他事实说明,则其意思相当于甲的评述。乙说“不很坏”,而无其他事实说明,其意思相当于趋好方向与甲的评述邻近那个层次的意思。
  第二,若某一个体或其所属事物被甲评述为“坏”或“很坏”时,乙用“不很好”来评述,一般来说,是顺着甲的评述的一种附和,但也随好的事实增加而向趋好方向变化。乙用“不很坏”来评述,是逆着对方评述的一种否定,它的可变层次较广,可以随着“好”的事实增加,而到达“很好”这一层次。
  根据上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自称时,不管被评述为四个意思层次中的哪一个层次,用“不很好”来表示,既顺应对方,显得大度自然,又能在大多数意思层次进行比较自由地定位,但是容易给对方留下更多的趋坏方向变化的机会。用“不很坏”来表示,被评述为“很好”或“好”时,是一种自信的肯定,断绝了对方评述可能趋坏变化的机会;被评述为“坏”或“很坏”时,是一种直接而又明确地对对方评述的校正,它可以通过事实,达到趋好方向的任何一个意思层次。
  第二,他称时,当被甲评述为“很好”或“好”时,乙用“不很好”评述,否定较为直接,其意思可定位于趋坏方向任何一个层次;乙用“不很坏”评述,顺应对方,但也可对其评述进行校正。当被甲评述为“坏”或“很坏”时,乙用“不很坏”评述,否定较为直接,其意思可定位于趋好方向任何一个层次;乙用“不很好”来评述,顺应对方,但也可对其评述进行校正。
  第三,自称或他称时,随着“好”的事实说明的增加,“不很好”和“不很坏”的意思向趋好方向变化,随着“不好”事实说明的增加,它们的意思向趋坏方向变化。
  总之,对人或事物的满意程度进行评述,一般情况下,既可选择“不很好”来表达,也可选择“不很坏”来表达。为了评述准确而有效,我们应该根据“不很好”或“不很坏”表意上的一些规律,结合评述时的语言环境,对其作出恰当选择。
  经过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不很”+“互为反义的形容词”(题目中简称“反义形容词”),在多层次意思及其定位方面,与“不很好”与“不很坏”的多层次意思及其定位具有相同的规律。
  附:动态意义定位综合图(此图适合“不很”+“反义形容词”的多层次意思及其定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