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诗歌鉴赏与想象力的培养

作者:胡三如




  诗歌,作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不仅值得我们用心学习、继承,而且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更值得我们用心揣摩,进一步挖掘诗歌的潜在价值。笔者认为,利用诗歌这一特殊形式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不仅是加深学生对诗歌理解的方法要求,同时也是一种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
  诗歌的创作与鉴赏,似乎与想象有着天然的紧密姻缘:如果创作没有想象,我们几乎难以见到洋洋大观的美妙的诗歌作品;如果鉴赏缺少想象,我们几乎不能领略诗歌中的景象美、形象美、意境美、情致美等等——正是依靠想象,创作者与鉴赏者才能够“视通万里”、“心骛八极”、“思接千载”,实现审美愉悦与精神熏陶。
  诗歌或描绘景物,或叙述事情,或刻画人物,或抒发感情,或阐发哲理,其内容和取材范围大抵与小说、散文等体裁相近,但诗歌尤其是我国古典诗词,特别追求精练、婉曲、含蓄,善于通过比喻、借代、拟人、夸张、描摹、烘托、用典等等技巧,创设意境,留下空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通过多种恰当的手段将诗句加以“浸泡”,即充分地发掘、拓展,反复地咂摸玩味,使诗歌所包含的内容与技巧更具体、生动和明晰,从而对其景象美、形象美、意境美、情致美等等获得深透的感悟。在鉴赏诗歌的多种手段当中,想象是重要的或者说主要的方法。
  诗歌鉴赏中的拓展想象,即在诗歌中的“空白区域”开掘语意的潜能。任何一首诗歌都只能提供一个具有多层次内容的结构框架,其中留有许多未定点。而这些未定点即“空白区域”正期待着我们读者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去领会、体验和补充。这也正是开掘语意潜能的意思。
  要在诗歌中的“空白区域”开掘语意的潜能,就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巴尔扎克的小说《幻灭》中有一句名言:“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这句话不仅谈到了阅读者的想象在保证艺术创作客观效果之充分显现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还言及了创造性欣赏的过程:第一,创造性欣赏必须由“一星半点”而展开想象;第二,想象的切入点是领悟,即“拿到自己心中”;第三,想象自然不是复制,必须领悟出新的内容,即所谓引申与发展。简言之即为:寻求支点→领悟体味→发展内容。
  发挥想象力,在诗歌中的“空白区域”开掘语意潜能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寻求想象的支点。一首诗歌,并非每一处都潜藏着想象的诱因。只有那作家用力最多处,用巧最灵处,用情最深处,才是想象的支点。比如,在初读并弄清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以读者的身份,透过语言表层,想象其言外之意。这个过程可结合在讲读的过程中, 主要表现在对名句的把握上,名句就是指那些人人眼中皆有而笔下皆无的语句,它是诗歌情感意境的所在。如《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可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琵琶女欲出还羞的情态,揣摩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初读后再读的基础上,以作者的身份,深入作品的内部揣摩作者蕴含在语言之外的情感思想,这其实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这个步骤要从诗眼入手,仍以《琵琶行》为例,启发学生想象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二、自我开发想象区。有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大脑有个“想象区”,“想象区”中有“想象点”,“想象点”再引发出“想象支”。“想象支”之间是互为补充、互为联系的。“想象点”与“想象支”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想象的动态系统。在诗歌鉴赏中,如果我们不断地使“想象支”多维化,就能使领悟的内容多样化、深层化,也就能更好地进行引申式思考。下面提供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变“无”为“有”。诗歌短小精悍,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表达丰富的内容,就非常讲究省略和暗示,就会留下空白,在已有的词句背后隐藏着丰富的信息。鉴赏诗歌时要能够透过词语、句子,通过想象,去发现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在古典诗词中,留下空白而可想象的情况俯拾即是。譬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短短四句二十字,口语化的语言,意思是最明白不过,但加以想象,字面之外的意蕴就凸现出来,丰富起来。诗人说,由于“愁”而白了头发,但偏偏不肯定,而以问句呈现,又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便是应该发掘的空白——诗人是很有才华很自信自负的,也是很有个人抱负和社会理想的,同时又因追求自由、洒脱不羁的个性而与庸俗险黑的官场抵牾不合,孜孜以求而最终“大道直如发,独我不得出”。如果知道诗人上述特点,知道诗人写作此诗时年已五十,读过他与此类似的其它诗,便可以充分地想象,不说因为什么、在何处、在何时而愁,实在是因为愁得太久、太多以至于难以言表,真个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诗歌中没有写诗人的动作、神态等,但我们可以想象:劈空脱口一句“白发三千丈”,让人如见惊呼而张大的嘴唇、瞪大而凝滞的双眼;接着的自问,透出了不愿相信的酸楚心理和神态;接着的回忆和感叹,让人如见紧锁的眉头、凝重凄伤的脸色,如闻沉重悠长的叹息……
  2、变“简”为“丰”。这与前面说的情况有所不同,前面说的是“无言”的空白,这里说的是“有言”的简略。诗歌在描绘景物、刻画人物、抒发感情时,从一定的角度,用一定的方法,作了表述,但相当概括,或者说抽象,是语焉不详,这就需要以已有的文字做酵母,将其发酵扩张,即通过想象,充分扩展词句的词典意义、情景意义、色彩意义等。李煜《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典型的例子。结合全词,我们知道,诗人表达的是亡国陷身的沉痛愁情。仅仅限于文字所呈现的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抓住这个比喻句,调动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发掘这个概括性的句子中所包含的“愁”与“春水”之间的相似点,挖掘丰富具体的意蕴,那么对诗人的深沉复杂的感情就有了沁入心脾的真切体验。江水是翻腾汹涌的,诗人心中也是愁情跌荡,难以平静;江水是纷乱的,诗人也是愁绪万端,难以言说;江水很深很深,诗人的忧愁很重很重;江水奔流不息,诗人的忧愁没有尽头;江水永远东流,诗人的忧愁始终系于故国;江水是春天到来时的江水,“春江潮水连海平”,诗人的愁也是愈来愈烈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乐景乐时,而诗人偏偏由此触动对既往欢乐的追忆,对现在惨状的哀伤。以上想象是以“一江春水”为生发点,根据对“水”的生活经验和对“愁”通常感受,结合诗句,从水的大小、深度、流动等方面与愁的相似性上伸展。又如张旭的《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光物态”是高度浓缩的,它包含了春天里自然界山川景象中可能有的一切东西,可能有的声音、形状、颜色等等,“弄春晖”是指各种景物能在春天的阳光之中活跃、映衬、融合,争奇斗妍。这只是最初级的理解,而要进入诗歌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之中,就要将这句话的“包袱”抖落开来,即通过想象,使景物“还原”到原生态的丰富和丰厚:清脆婉转的鸟鸣,青翠欲滴的绿叶,潺潺流淌的溪水;清风中水光荡漾着日光,映照着山影树影……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动态美充分展开,阅读者的身心进入其中,才能获得审美愉悦。同样的道理,“入云深处亦沾衣”蕴涵着:空山幽谷,云烟缥缈,花叶露浓,溪瀑溅珠,一片水汽蒙蒙,氤氲神秘。结尾两句诗,一句写明丽绚烂之美,一句写朦胧幽深之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