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语文三维教学论

作者:严 海 田 雯




  2、构建网上学习平台,将教学场所由实存的物理空间拓展到虚拟的网络课堂。①整合网络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网络教学是以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媒体的超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丰富了教学媒体的内涵,让教育资源共享变成现实,扩展了教学空间,使语文教学摆脱了以学校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束缚,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的语文教学资源,拓展了语文知识视野。同时网络教学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学习,而且能方便地查阅与正在学习内容相关的语文知识,满足了个性化的学习需求。②信息表现多元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网络教学突破了信息表现方式的单一局面,用信息技术建立优越的学习环境,它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③再现语文学习情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网络教学将语文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网络课堂,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心与作者碰撞,用“心灵视线”去领会语言文字,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网络教学解放了学生的心灵,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培植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网络教学不仅使学习者学到了一定的语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还学到了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3、搭建生活实践平台,使语文教学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①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语文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交际的工具,不仅为个体与个体之间交流提供了便利,而且为个体与历史、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语文教育,个体被安置于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之中,加深了个体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语文教学必须扎根在生活中,才能关注人的生活状态,实现语文工具性的全部内涵。语文知识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需要在生活中理解、实践。生活世界是语文教育的源头活水。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拓展,成就了语文教育的价值拓展,使语文教育不仅成为适应性的教学工具,而且也成为发展性的教育工具。②生活实践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直接经验的情境和基本动力。个体语言能力是在语言交往中习得,生活为为语言能力的习得和提高提供了特定的交往背景。语文学习是建立在实践性原则的基础之上,语文实践就是语文学习过程自身。语文教学由课堂延伸到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学生在与生活实践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既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的空间约束,又拉近了语文学科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交流,锻炼了学生观察的能力、整理信息的能力、写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三)三维教学的价值
  1、三维教学是建设大语文课程观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的形成充分吸收了当前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涌现出来的重要研究成果,体现了开放、务实、创新的精神,建构了以课程为中心统摄教学过程的大语文课程观,实现了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语文课堂的结构、组织的形式都要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三维教学力图打破传统语文教育的单一、静态的教学形式,构建以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生活教学为内涵的语文课堂观,形成语言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实物教育和虚拟教育相融合的语文教学观,是实施大语文课程观的重要基础。
  2、三维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三维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的学习形式,生动的学习情景,既能面向全体学生提供无差别的语文知识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个体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实教,促进个体个性化发展,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系统性和灵活性、共性和特性的和谐统一,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3、三维教学简明地揭示了人文学科协同教育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任何新的元素,必须在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运用原来积累的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思想情感因素、本学科及相邻学科知识(综合知识)、生活体验来学习。任何一次学习的过程,都应该是人文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过程。三维教学有利于克服学科间的彼此孤立、缺少交流与渗透的现象,有利于发挥人文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4、三维教学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揭示了发展语文能力的特点。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形成取决于对相关知识的积累丰厚与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重视知识积累是增强学生语文认知能力的必然途径。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个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三维教学运用静态和动态的学习情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以促进个体自主学习。同时三维教学为知识的积累也提供了多元的平台。
  
  单位:湖北黄石华研高等教育中心;湖北黄石理工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