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语文人文因素分类
作者:陈胜林
第三册:第7课《山居秋暝》(王维)、《登高》《蜀相》(杜甫)、《石头城》(刘禹锡),第10课《故都的秋》(郁达夫),第18课《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第20课《石钟山记》(苏轼),第23课《登泰山记》(姚鼎)。
第四册:(无)
第五册:第14课《蜀道难》(李白)。
第六册:第2课《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里夫金·霍华德),第4课《宇宙的未来》(霍金)。
(三)人与社会
第一册:第11课《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第22课《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第二册:第1课《祝福》(鲁迅),第4课《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第5课《拿来主义》(鲁迅),第6课《我若为王》(聂绀弩),第7课《庄周买水》(刘征),第8课《剃光头发微》,第17课《过秦论》(贾谊)。
第三册:第1课《秦风·无衣》(诗经),第2课《离骚(节选)》(屈原),第11课《道士塔》(余秋雨),第13课《灯下漫笔》(鲁迅),第17课《六国论》(苏洵),第19课《伶官传序》(欧阳修),第24课《病梅馆记》(龚自珍)。
第四册:第3课《陈奂生上城》(高晓声),第5课《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第6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第10课《茶馆》(老舍),第12课《三块钱国币》(丁西林),第13课《窦娥冤》(关汉卿),第16课《哀江南》(孔尚任),第24课《促织》(蒲松龄)。
第五册:第13课《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第16课《兵车行》(杜甫),第18课《齐桓晋文之事》,第19课《庄暴见孟子》,第20课《孟子见梁襄王》(孟子)。
第六册:第11课《抄检大观园》(曹雪芹),第15课《屈原列传》(司马迁)。
(四)人与艺术
第一册:第13课《〈呐喊〉自序》(鲁迅),第14课《胡同文化》(汪曾祺),第2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第23课《劝学》(荀子)。
第二册:第12课《这个世界的音乐》(托马斯·刘易斯),第13课《咬文嚼字》(朱光潜),第14课《读〈伊索寓言〉》,第15课《说“木叶”》,第16课《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第21课《师说》(韩愈)。
第三册:第8课《李凭箜篌引》(李贺),《过华清宫》(杜牧)。
第四册:(无)
第五册:第5课《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第6课《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宗白华),第7课《谈中国诗》(钱钟书),第8课《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谢冕)。
第六册:第1课《数学与文化》(齐民友),第3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梁思成),第5课《语言与文学》(王力),第6课《语言的演变》(吕叔湘),第7课《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张志公),第8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蜚声、徐通锵)。
归类只是简单的,有些篇目蕴涵的内容可以划归几种类别,施教者应灵活处理。
笔者希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时刻具备创新意识,不能老是沿着前人的步子走下去。只要立足于创新,把握住“文学即人学”的原理,着力从课文中去探讨人文因素,并用来教育感染学生,我相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定能变为现实。
单位: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第二中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