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现代文的鉴赏性阅读教学
作者:何晓波
本文仅从语文教学主渠道的角度,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美 读
所谓鉴赏,就是鉴别、欣赏。它是阅读主体在解构文本时,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从其过程来看,要经历感知、体验、判断和评价四个阶段,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是阅读主体的思想文化修养以及审美倾向的综合反映。鉴赏力的高低反映了阅读主体综合素质的高低。
鉴赏性阅读就是把这种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引入教学过程,创设充满激情、充满艺术魅力、充满创造精神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达到改善阅读主体素质状况的目的。
鉴赏性阅读的前提是鉴赏力。训练鉴赏力,必须以其心理发生过程为依据。语言感悟是鉴赏活动的起点,因此,要养成鉴赏力,首先就要训练语感。
语感,就是阅读主体对言语的直觉程度,是感性的活动。感性的东西就只能通过“习得”来获取。在汉语文学习理论中,有一种“习染”理论。“习”就是“习得,“染”就是熏陶。从理论上讲,“习得”不外两条路子:实践习得与理性分析习得。前者是“渐进而不觉”,后者则是“有意求之”:通过对字、词、句、篇的理性分析,来获得语言知识以及言语感悟力。前者是直觉,后者是理性思维。
美读,就充分体现了“习染”的学习特点。
什么是美读?《文心雕龙·知音》上说:“书亦国华,玩绎万美。”就是说,在阅读行为发生时,阅读主体通过玩绎体味,达到与作者情感见解的共鸣。可见,它是一种具有审美特性的阅读方法。叶圣陶在《中学国文学习方法》一文中也说:“所谓‘美读’,就是要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声情并茂地读出作品的情调来。
美读之所以会有阅读奇效,原因在于音义的转换规则。我们知道,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在语用过程中的言语,不仅承载了社会的理性认识,更饱含了作者特殊的人生体验与情感积淀,从而获得了广泛而深刻的人文蕴涵。汉语言方块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又使抽象的文字符号获得了形式美——形态的、音韵的、色彩的,拓展了阅读主体的无限想象空间,从而使阅读主体与作品发生共鸣,获得认知上的满足与身心的愉悦,产生美感。正是通过阅读主体这样的“披文人情”,“沿波讨源”,才完成了于个体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名篇佳构,很有条件美读,但是,应试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阅读教学,人们更重视理性的积淀,更乐于把一篇文章“砍”得七零八落。把作者充满情绪的体验,抽象为干巴巴的几条“筋”,剔去了养人怡性的辞趣,令学生望而生厌,“谈语文而色变”的,也不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如果语文课失去了激情,现代文阅读淡化了美的因素,还侈谈什么人文教育?
品 读
品,即咀嚼、揣摩。读文,犹如品茗,要咂出个中三味来。有意义的阅读,必然是发生在对语义深层次的理解之上的。品读,正是着眼于透过语义的表层意义的深入领会,把握浸透了作者感情倾向、美学评判的字意辞趣,进而提高其语文素质。从思维品质上讲,品读,必然追求思考的独立性、价值判断的个体化,这对医治在现代文阅读中,学生们表现出的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满足一字、一词、一句的表象化认读的毛病,大有益处。
怎样才能利用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蕴藏的思想文化因素、审美情感因素,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怡冶其性灵呢?
一、突出字义教学,重视情趣积淀
语言文字也好,语言文学也好,都离不开对文字的运用。字是语言材料的“砖块”,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起点。现在不少大中学生(包括社会上的部分人)作文错别字连篇,辞不达意,在很大程度上与没有认真学好常用的几千汉字有关。
为什么不说突出词义教学呢?从某种程度上讲,说字义也就是说词义。现代汉语承袭古汉语而来,古汉语单字词多,这对现代汉语词义的构成影响很大,因此,抓字义更有文化继承意义。汉字音形义的大一统,使它从外到内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有时讲一个字,就是讲一个历史文化现象。从“男”字中,我们不就可以看到农耕时代的影子吗?透过字义去积淀历史文化元素、丰富理性认识,可以说是一条捷径。字义重在本义和语境义。在一个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字义体现出一种共生性:基本义融入“此情此景”中。朱光潜先生在评论白居易的《忆江南》时说:“我们从这一片红花、一江春水感到生命在流动,在欣欣向荣。”这就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看见“绿”字,就不只是见到一种色彩,也自然会联想到青春、友情,乃至蓬蓬勃勃的生命。字义教学,只有重视了语境中的共生现象,才会产生深远的教学意义。比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名句:“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讲“飞翔”时,只讲它的本文是指鸟类“盘旋地飞”,在文中描述的是作者在江上航行时的快乐,那就对作者的激情以及这个词在文中的丰赡的表现力大打了折扣。如果我们联系“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这个语境去领悟,就能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江山如痴如醉的感情,也仿佛看到作者正张开双臂,遨游三峡画廊的美姿。如果又以悠长咏叹的声调吟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还一边舞之蹈之,相信学生则更能领略“飞翔”一词的妙不可言的美意。这样,学生通过对言辞、音律、色彩、蕴涵的感悟,就能把玩到文辞以外的“象”。到了这个境界,学生所学到的早已不是点滴知识了,而是如何去感悟美,观照美了。
文字是记载一个民族的语言系统的抽象符号,承载了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的心理认同,民族的价值取向以及审美倾向。通过字义教学,也就是帮助学生积累本民族的精神财富。这不只是一个丰富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言语感受力,提高审美品位,强化理性思维,养成评判眼光的过程。在对民族精神财富的吸纳过程中,阅读主体终会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二、“授之以渔”,“自求得之”
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如果所学的内容不必“内化”的话,它就不能被学习者真正吸收。鉴赏能力是从习得中获取的,而鉴赏所需的思想文化素养,也是鉴赏者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因此,教师只能帮助学生,做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而不是越俎代庖。这样,“授之以渔”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研读·讨论·点拨”三步法
这种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去亲身感知教材。
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在这种模式中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探索状态。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学习活动与科学探索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因为它们都是对客体的独立认识。鉴赏是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它需要思维的深刻性、流畅性、批判性与独创性,而自主学习,犹如探峰问险,在“峰回路转”中,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素质自然也在提高。
“研读”
为了达到独立阅读的目的,在技术上,首先要培养学生预读的习惯:圈划评点,写出思想感受;突出一个“研”字。这一步又分为三个环节:扫除字词障碍,读出重点句段,品出文采神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