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案例
作者:周 波
如别里科夫,他害怕丢了工作。这样的例子在契诃夫的小说中比比皆是:
《变色龙》中的警察奥楚蔑洛夫因狗的主人的不同而瞬息万变的态度活脱脱地勾画出一个丧失人格尊严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小官吏仅仅因为在戏院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唾液喷到前面一个大人物——将军的头上,而因此变得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日,尽管将军并不在意,他却一次次地找上门去解释,到最后倒真的把将军弄烦了,对他疾言厉色起来,而他最终也竟然因为这样一个极偶然的事件丧失了性命……
契诃夫以细腻的手法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揭示了精神上的奴性是多么害人,多么可怕,对人心灵的毒害是多么巨大,一个丧失了人格尊严的人是多么地猥琐……
补充:(幻灯九)契诃夫1892年完成的小说《恐惧》更准确地理解《装在套子里的人》所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对什么都怕,而原因呢?照他自己的话说:“我体会到生活状况和教育把我限制在狭小、虚伪的圈子里,我的全部生活无非是天天费尽心机欺骗自己和别人,而且自己并不觉得。……我想象到我一直到死都摆脱不了这种虚伪,就心里害怕。……我们往往不公道,对人造谣中伤,破坏彼此的生活,把我们的全部力量都浪费在我们不需要的而且妨碍我们生活的无聊事情上。……我怕人们,是因为我不了解他们。……我不明白人为了什么缘故要生活下去。”
教师总结:到这里,我们清楚了:别里科夫的恐惧来自于沙皇的专制统治,更来自于自身奴性的心理。别里科夫的死,既是他杀,更是自杀!
3、小说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新探。
(幻灯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契诃夫在日记中写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
总结小说主题——揭露奴性心理,批判奴性心理对人的戕害。
这种奴性的心理,不是个别现象,恰恰是普遍的。
课文第4节城里的人“不敢……不敢……”
结尾一段:“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表明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太多,奴性已经渗入到俄国人的血液里。太多“的别里科夫”的存在,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的变革。
这篇小说的结尾,作者又借兽医伊万·伊凡尼奇的口说了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不成,再也不能照这样生活下去了!”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契诃夫用自己那支如椽的画笔描绘出一个个庸俗丑陋的灵魂,目的是揭露俄罗斯人的劣根性,揭露病态社会的人们病态的思想、病态的观念、病态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警醒人们从“套中人”的身上照见自己的影子,号召被奴性心理折磨得丧失了人格而苟延残喘的人们,打破身上的“套子”,砸碎奴性锁链,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就是小说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反思
也许有人马上会质疑:你不也在扼杀学生的阅读个性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形式上,我似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但我意在通过这一课例,为的是能够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探究学习的方法。倡导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首先需要转变观念,下工夫改变长期以来习惯了的单纯接受学习的方式,大力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增强探究兴趣,养成探究意识和习惯。二是要了解探究学习,逐步熟悉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开放性的,有的问题可能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鼓励学生去寻找答案;有的问题可能是别人已经有了解释,有了某种科研成果,但是,教师可以不把已有的答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不管探索的结果跟别人相同还是不同。最有价值的是这探究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这种学习注重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且还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周波,教师,现居浙江宁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