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如此节选令人困惑
作者:李清和
具体从教师的教学操作上来说,一旦舍弃了原文中这条主线,教师要想从现在的正选课文中自然而然地引出所谓“海伦精神”,是相当勉强的,引出之后也很难紧扣课文,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这种精神,其中总是会让人觉得有点“隔”。而要想克服这种“隔”,则势必要捡回被“抛弃”在课外读本上的原文之主干部分,但这又极易导致教学上的“喧宾夺主”——对原文主干部分的讲解,非但要花费较多时间,还直接会使教材中所节选的部分立刻显得无足轻重(因它毕竟只是原文中的一个例子而已)。这样一来,教师就往往处于两难之中:若舍弃课外读本上的主干部分,容易导致“隔”与生涩;若捡回来则又容易导致教学重心的偏移,并且还得承担较大的教学风险——众所周知,在我们现行教学检查体制中,若将教学重心放在课外读本而非正式教材,难免会被视为教学中的一种大忌。如果是以这篇课文来开公开课的话,则敢于犯此大忌的教师会更加少见。事实上也是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教师在教该文时,普遍将教学重心放在教材上的节选部分。这就常常导致教师在贯彻“海伦精神”的教学目标时,要么以一种较为生硬的理性说教方式草草收场,要么就基本上脱离课文,主要靠作者生平经历与事迹介绍来完成,导致课文分析与人格精神教育的相对脱节。更糟糕的是,还直接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花相当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细致梳理课文中的一个几乎无意义的问题:海伦·凯勒在这三天之内,主要想看哪些东西、想参观哪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以笔者所见,国内许多示范性教案中,便正是将此作为一个主要教学板块的,有的还不惜以列表格的形式来处理。这无疑就糟蹋了一篇好文章。
当然,出现这种局面,责任不全在于教材编写者,但我以为是和编写者的这种节选方式密切相关的。这不能不说是该文编选中的一种遗珠之憾。
李清和,教师,现居浙江温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