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如此节选令人困惑

作者:李清和




  海伦·凯勒,一个身体单薄的女子,一个哑巴、聋子和盲人,却凭借着自己惊人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并在全美国创办了数以百计的慈善院。她用一己之力帮助成千上万的聋盲哑人找到了幸福与光明,改变了他们苦难的命运。因此,世界著名戏剧家梅特林克夫人曾说,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的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美国最具权威的杂志《时代周刊》将她选入人类十大偶像人物之列。而她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下简称《假如》)一文,更因其孤绝的旷世之美,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这确实是一篇稀世珍文,特点有四:(一)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全文主要阐述的是一个极富人生启发意义的哲理,即“有眼睛的人看不见东西”。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能以如此亲切自然的方式,阐发如此深邃哲理的智性文章并不多见,而且该文所阐发的这一哲理,并不只是一种抽象思想,而是能直接触动和震撼人的灵魂的人生至理,它能让学生的心灵一刹那间豁然敞亮;(二)该文的表达至为真诚、优美,它不仅能让学生从中获得灵的震撼、美的熏陶,而且是极易让学生接受与领会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可以说,这是学生学会文学表达、提高作文能力的最佳范文之一;(三)该文的字里行间,又灌注着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对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挚爱,包含着作者对身体健全却不太懂得去发现生活之美、感受生命快乐的人们的深深惋惜与真诚劝诫,故而非常适合于我们借以培养学生感悟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温热情怀,而且作者始终以一种高度真诚、亲切而自然的语言来诉说,文中的道理和情怀,就像盐溶于水,会自然而然地溶解于学生的心灵,这对我们开展人格教育是极为有利的。
  因此,将此文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无疑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体现了编写者深邃的教育思想和良好的选文眼光。然而,令人倍感困惑的是,教材编选者在节选这一课文时,却抛弃了文章的主干部分(也是精华部分),只将作者为了具体阐明自己的核心观点而举的一个例子编选了进来。虽然在配套使用的语文课外读本中选入全文,但我们知道,课外读本毕竟只是一种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辅助材料,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依据的是教材中的正选课文部分。此外,现行的教学课时制度,也使得一般教师根本无法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限内,充分联系课外读本来分析、讲解此文。因此,编选者的这一处理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歪曲该文原意和作者写作动机的客观效果,还直接会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种不便与尴尬之处。
  先来看看被教材弃掉的文章主干部分。上文说过,作者的核心观点是要阐明“有眼睛的人看不见东西”,因此,该文一开头即说:“在很多故事中,不久于人世的主人公往往在最后一分钟,时来运转得到拯救,但他的价值观总会因此而改变。他会更加深刻地领悟生命及其永恒的精神的意义。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受到或者曾经受到死亡威胁的人们,会在自己所做的每件事中找到一种生活的甜蜜和幸福。”紧接着,作者就向我们描述一个令她遗憾的现实图景:“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把人生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我们都知道有一天谁都难逃一死,但是在我们的感觉中,那一天总是非常遥远的。……我们都觉得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所以我们常常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几乎意识不到我们持着一种懒散的态度在生活。”在此基础上,作者亮出了她的核心观点:“让我担心的是,我们所有的天赋和感觉都伴随着懒惰。耳朵听不见的人才珍惜声音,眼睛失明的人才懂得重见天日的巨大幸福。……我们从不因我们拥有感官而心怀感激,直到有一天我们丧失了它。我们意识不到健康的可贵,直到我们生了病失去它。从古至今,人们总是这样。”进而,作者还以自己亲身碰到的一件小事为例:“前几天,我的一位好朋友来探望我,她刚从树林里游玩出来,我问她看到了什么。她回答说:‘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如果我不是听多了这样的回答,我简直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问自己,在树林中走了一个小时,居然没有看到什么值得一提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呢?我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人,仅仅靠手摸,就能发现至少几百种有趣的东西。……”朋友那漫不经心的回答和世人惯于视而不见的习性,不仅让作者感慨万千,还不经意间深深触痛了她的内心:“有时,我的心会因为看不见而哭泣,我多么渴望看到这些美妙的景象。如果仅仅凭触觉就能得到那么多快乐,那么眼睛要是能看见的话,将会有多少美景出现在眼前啊!”由此,她不无伤感而悲愤地说道:“可是,那些有视觉的人看得却太少了。这个世界绚丽多彩的颜色,变化无穷的姿态,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视觉这种天赋的功能,竟然只被当作一种便利条件,而不是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为了进一步阐明自己的核心观点,表达对世人的真诚告诫,她甚至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奇特构想:“如果我是个大学校长,我要开设一门课程,而且是必修课,就是‘怎样使用自己的眼睛’。教授们的讲课内容将是,怎样通过观察那些从他们面前过去而不被注意的事物,使他们的生活得到更多的乐趣,这门课程将唤醒他们沉睡的天赋。”经过这番透彻而又声情并茂的阐述与说理之后,作者才以一个假设为例,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假如能“出现奇迹”,使她能拥有三天光明的话,那么在短暂的三天之内,她将看到多少她渴望已久的美妙事情(亦即现行教材中正选课文的全部内容)。并且,在描述自己这种美妙情形之前,作者还不忘告诫读者:“在我想的时候,请你也想一下吧,假如你也只有三天光明,你会怎样使用你的眼睛呢?”而在描述完自己这番纯属假想的美妙情景之后,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再次强调了自己对读者的真诚告诫,强调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失明的我想给所有看得见的人们一个忠告:好好使用你的眼睛吧,就像明天你就将永远失去光明。”
  对于自幼就身处哑默世界的海伦·凯勒来说,她在文中所表达的对“有眼睛的人看不见东西”的深深遗憾、感叹与思考,包括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份对世界、对生命的由衷热爱,是以她全部的人生感受与生命痛苦为基石的,在生命中的每时每刻,她几乎无不处在这种痛苦与沉思之中。这就使她的哲理阐述、心灵倾诉和谆谆告诫,来得异常自然与真诚。同时,正如作者所说,黑暗能让人更加珍惜光线,哑默能使人更加珍惜声音——自从看不到光线也听不到声音之后,她在生活中能触摸到、帮助她辨认方向、得到心里安全与踏实感的任何物件与实体,都会让她倍感亲切与温热,而那些能使她在黑暗与哑默中感受到生命律动的事物,则更会让她倍感快乐与感激。这样,表面上似乎因其盲聋而“消失”在她眼前与耳边的世间万物,却反而和她的心灵之间有了一份超乎常人的亲近感觉,它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带给她生命的快乐和喜悦。这一点,只要我们能蒙住自己的眼睛在一个陌生的空间环境中行走半小时,我想就不难有所体会。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那份对世界和生命的喜悦与热爱之情,才会显得如此真切自然,而以下这种优美、诗意的文字,才会在作者笔下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春天,我在树枝上摸索,希望能找到花蕾,那是大自然睡了一冬后苏醒过来的第一个信号。有时,我会感觉到一朵花肌理的柔润,感受到花瓣那美妙的卷曲。偶尔,如果我运气好的话,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上,可以感觉到小鸟在随着甜润的歌声欢快地跳跃。我特别喜欢让清凉的溪水从我张开的指缝间奔流而过。在我看来,松针或者柔软的绿草铺成的地毯,比豪华的波斯小地毯更舒适。我觉得四季的兴衰更迭就是一场极其动人的戏剧,而且永远不会闭幕,我会用指尖一幕一幕地阅读它的情节。”可惜的是,作者的这些智性思考、对读者的真诚劝诫和以上这些极富灵性的优美表达,都在我们的正选课文中被抛弃殆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