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章迪男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等。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中,“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具有多面性的特征,与之相应。我们的思维也必须发散开来。作文教学要依据《课标》关于“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等教学建议,以发散性思维的开放性特点,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创作之果。下面拟结合自身的写作教学实践,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期与同仁交流探讨。
一、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基础——丰富的生活、广泛的阅读
记得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今年(指2004年―引者注)有一些考生,用大量的古诗名句来证明‘水灵’、‘山稳’,用大量的名人轶事来证明‘水灵’、‘山稳’,就是不肯留意身边的事,留意人人关心、人人想说的事,结果削弱了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诚为可惜。李白高呼‘黄河之水天上来’,有着强烈的时代震荡感;杜甫高吟‘会当凌绝顶’,亦有着真切的人生感悟。当今学子,不但要留连古代的山水,更要关心现实的山水。”这些话切中了当今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流弊。的确,目前学生写作脱离生活的现象比较严重。他们远离生活,甚至躲避生活,只知道到古代去寻找写作素材,从古人古事古风古韵中取材,却忽视了身边鲜活的生活资料,以致逐渐丧失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逐渐丢失自我的“生活世界”。写人,千人一面;状物,万物一色;叙事说理,往往拾人牙慧,全然不顾题意,文章成了人家作品的复制品、翻版、拷贝。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培养发散性思维离不开对生活的关注、体验和思考等。对生活有了深切的领悟,就有可能写出与众不同、别具特色的文章。“我心执着于我见我闻我思我悟”,唐韩愈笔下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盛唐诗人王维的“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不正是生活的真实体验吗?著名学者余秋雨不正是踏遍千山万水,凭借山水景物,探得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而成就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的吗?为此,我经常提醒和告诫自己的学生,我们慨叹作家们的杰作是一种多余,埋怨自己生活范围的狭窄、写作技巧的拙劣是一种狭隘,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思考自己生活的质量和对生活的关注程度不够。因而我把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作为写作实践的重要环节,考虑到目前高中教学的实际,这些年来,我主要是利用学生在节假日有机会走出学校时,布置一些观察、体验生活等内容,促使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走进生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回忆,鼓励他们体验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写作材料。对生活中真善美、假恶丑用心细腻地探索思考和对生活的哲理感悟本身有助于取材范围的拓展,使文章更加丰满生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这对改变学生作文结构的模式化,语言的成品化,材料的通用化等不良现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与“走进生活”具有相同意义的阅读,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又一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如果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的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绪和技巧自然渐有提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阅读的量决定写作的宽度,阅读的质决定写作的厚度。传流千古的经典之作经过时间的淘洗,值得反复阅读和借鉴,而时代美文更是贴近生活,文质兼美。它们既传承了文化,也传承了文明。此类作品阅读多了,学生的积累丰厚了,思维也就能够依托这样的沃土茁壮成长了。记得我的一位学生,在根据“分担和分享”这个话题作文时,写下了这么一些文字:“分担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宽慰,不再泪水沾襟;分担可以让你的灵魂得到解放,不再囚禁。懂得分担,是人生的一种极致,而不愿分担者,只能给自己加上镣铐跳舞。李白与他的功利心交谈,苏轼与他的欲念心交谈,陶渊明与他的脆弱心交谈,他们的名字虽流芳于世,但他们的痛苦却因缺乏分担而加剧,他们的人生也因没有分担而更加坎坷甚至千疮百孔。分享与分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世间万物,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是苏轼眼中的分享,寄情山水,让明月清风去分担他的失意,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尽管文中表现的内容大多还是教材的知识,但能结合具体的话题(语境)将这些知识进行恰如其分的灵活运用,收合自如,则表明作者文化积累的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思维的发散自然也并不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了。
二、发散性思维的催化剂——丰富的想象、联想
如果说,写作是汽车,那么想象联想则是令汽车飞速前进的汽油;如果说写作是翱翔高空的飞鸟,那么想象联想则是舞动的翅膀。“联想是将表面看来互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联想可以使人利用已有的经验创造,也可以利用别人的发明发现进行创造。”“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它是指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经过改造、重组、联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教育心理学》第2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以“读《离骚》,说屈原”为话题来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我这样启发学生:面对怀沙投江的屈子,我们不禁为他的怀才不遇而哀怨,为他追求美政至死不悔的决心而折服。但我们换个角度,就会想,如果他也像孔子那样,深入民间,四方讲学,传播他的政治见解和文学主张,使崇尚美政的阵营不断壮大,浪漫主义之花遍地开。几十年后,他的弟子和弟子的弟子会替他完成任务,实现他无法实现的夙愿。到那时,相信屈原会明白,民间才是他施展才华的最广阔的舞台。然而他却选择了逃避,他的死不正是对他自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诺言的违背吗?事实表明,这样的引导对学生们是有启发的,这从一次改写《邶风·静女》的写作实践可见一斑。下面就是当时一位学生的改写习作——
明月当空/惠风和畅/微风像调皮的精灵/在我的发间穿梭嬉戏/我难按紧张又激动的心情/眺望远方/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只是没有你那美丽的身影
夕阳西下/白云散去/可是你却还未走进我的眼帘/我开始犹豫/开始忧虑/开始灰心/这时的你/笑着/跳着/来到了我的面前/你银铃般的笑声/让我忘却了疲惫/忘却了忧愁
圆月悬空/星光闪烁/你红着脸把白荑和彤管递给我/捧着他们/我雀跃不已/月下人间/响起了你最喜欢的那首旋律/一曲终了/月亮笑了/星星笑了/你也笑了
与原诗比较,这篇作品的内容更加厚实了,情节更加动人了,情感更加细腻了,意境也更加优美了,而这些显然就是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完成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