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优化与文本对话的方法

作者:葛维春 丁亚宏




  
  8、假定法
  
  假定法是指对文本中的人物行状、故事情节作大胆的假设,然后再据文本的语境进行推断,从而达到重新认识文本,加深对人物或主题的了解,使文本阅读有新的生成。
  例如鲁迅小说《药》,对其主题的理解,一直沿用“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脱离群众”的说法,认为夏瑜向红眼睛阿义宣传革命是革命党“脱离群众、不看对象”的典型失误,学生对此也很迷茫。如果换一种思路,使用假设的方法,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夏瑜如果不对阿义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而是大谈民生、民权、宪政、主义、理想、人生,那更会把阿义绕晕了头(原来夏瑜的话是这般朴实、通俗贴切,不但不是脱离实际的糊涂话,而且是朴实生动的革命宣传语)。试想,夏瑜这话如果是对康大叔说,同样会挨嘴巴。对华老栓说,华会被吓得魂不附体(乱世茶馆“莫谈国事”啊),况且他只想医病的“人血馒头”,不想什么革命;如果对夏四奶奶说,她便会失色道:“别胡说!这可是灭族之罪呀!”对未庄的阿Q说,阿Q会想到分银子抢东西,更可能去告官,然后“嚓”……也就是说,不是夏瑜脱离群众,而是他周围没有要求革命的群众;有的只是麻木愚味、唤不醒的一群,面对如此愚昧的群众,夏瑜只有悲哀的叹息:“可怜,可怜……”这是革命先行者的寂寞与孤独;这是辛亥革命的悲剧……这正是作品主题的深刻所在。
  
  9、致用法
  
  抱着读以致用的态度与文本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地观照自己的生存状态,所处的现实环境和社会状况,不断联系自己所面临的实际任务,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不断地观照和反思当中,读者不仅可以读出创意来,而且在系统地阐释文本的同时,也在文本中重新确认了自己,发现了自己从未意识到的内心世界。例如,钱钟书在与《伊索寓言》对话中产生了许多另类的念头,将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认识加入到对作品的理解、阐释之中,不是惟书是从,而是为我所用。他彻底颠覆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伊索寓言》的权威认知和阅读习惯,在“以书与世事互为文本”相互阐释中,迸发出了许多惊世骇俗的智慧惊雷,他不但给他人以醍醐灌顶式的启迪,他自己冲出文本与世事的“围城”将自己的真知灼见赫然“写在人生边上”。可以说,钱钟书与文本的对话,是经世致用的典范。
  
  10、引申法
  
  引申法是指根据文本中的教育因素,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予以激励,使之与文本的对话更有广度、深度和力度。例如,在学习《灯》这一课时,可就友人遇救的故事中突出描写一盏油灯的问题展开讨论,由此作如下引申:“如果说哈里希岛上的生命之灯与希腊女教士希洛的爱情火炬是用个人的私情去点燃的话,那么,这盏陌生人家的油灯,则是由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友爱所点燃,这灯光不正凝聚着这种特殊的纯真的爱的奉献吗?巴金曾说过:友爱就像一盏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光彩。友爱是无私的,它比起亲情之爱、父母之爱更加高尚!同学们,友爱如春天般温暖,友爱之灯会照彻心灵的暗夜。正如一首歌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育的真谛在于激励,教育的艺术在于启迪,教育的目的在于点燃。引申法,以文本为触媒,引发学生的深思,重构学生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心灵,运用得好,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葛维春,男,语文教研员,现居安徽太和。丁亚宏,教研员,现居河南郑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