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新课改后对语文教学的探究和思考

作者:罗来淑




  过去我们总讲启发式教学,可一到实际操作时还是老师讲的多学生思的少,还是老师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答案的流水线式的机械模式的教学。这其实是没有很好地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课程中来,真正做到喜学乐学会学。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探究性学习”,也就是说让学生不仅要听老师讲,更重要是要自己去思考、去探究。从这点来看,也是给我们老师提出了难题——以往的教学经验不能完全适应了,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序不能充分施展了。在这种新形势下语文教师们应如何应对呢?
  新课程改革需要语文教师更新理念,改变做法。语文课本中有诗歌散文供我们学习和欣赏,更有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要我们去积累素材,去实践学习。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深刻内涵、优美的语言文字、独特的写作技巧、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等等靠老师的努力是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的,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不能让学生充分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感知课文内涵,感知人文精神,也就达不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如果老师变旧的“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用新的理念去实施教学,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探究性学习即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通过“研究”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的方式。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发疑、质疑、解疑,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讨论、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是按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去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和操作,这样能充分体现尊重学生的原则。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了呢?绝对不是。教师虽然不能设置好了让学生去发出同一种声音,同一种理解,但也绝对不是任意自流,而是要很好地去发掘去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激活学生的内心和思维,形成深层次的思考及丰富细腻的感受,同时为学生的这种感受提供一个倾诉的机会,这样,学生的想象力、领悟力、创造力、在课堂上就得以施展、释放,课堂也即以此为推动力,不断演绎生成动态的教学情境,让“教”与“学”很好地融合。比如,我在教《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就先让学生预习,去搜集有关探险的事例、课文的相关内容,初步感知探险的意义和探险者的品质及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上课时,我又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去找寻解释课文实质性的问题。学生独自阅读思考后,纷纷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悲剧是伟大的?”、“‘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老师你同意这个说法吗?”“‘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一句为什么要用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来形容呢?”“作者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在学生提问题时,我总是仔细地听,把他们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类:有文意把握的、词语辨析的、感悟人文情感的、揭示主题的等。接着又让学生自主思考写出答案,最后师生共同探究讨论得出颇令大家满意的结论,集中认识。这样的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的想象力、领悟力、创造力获得了更大的表现空间,获取更大程度的锻造,同时通过分析语言、情节,学生仔细品味揣摩感悟,再结合自己的体会感受,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文意、感悟情感、感悟人文内涵,以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这种通过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内能,回归学生自我的做法,就是抛弃了过去那种以传授知识为第一要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手段,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隐性的状态化为显性的表达和创造,演绎成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在激发学生内能、回归自我时应该做到这么几点:
  第一、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重视情感引导,以情换情。语文课的最大特点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深刻内涵、人文精神都体现在字里行间、言语形式中,如果不去反复诵读,要想真正与文本对话,与作者聊天,真正读懂文本,那是空话。优美活泼的语句,生动贴切的修辞,都可以用对话来生发出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来用心诵读,对激起学生内心情感共鸣,对领悟作品情感是大有裨益的。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条捷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如我听过一个老师在教《黄河颂》时,就经常用“读”去激活学生的语感、情感,有初步感知的自由朗读;有注意节奏、词语重音的激情朗读;有前后四人小组设计文本的朗读等等。恰当地运用“读”,不仅使课堂气氛热烈,更重要地是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表演力,很好地解析了黄河的象征意义和民族精神。对话的教学理论强调师生间思想感情的交流碰撞,主张师生间平等真诚的对话,以此来促进学生个体向健全的“人”发展,教师不要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个性的体验与理解,也不要以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因为只有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学生有情有意的阅读,才是把语文教学引入心灵深处的最好方法。
  第二、不拘泥教学设想、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是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学生思维的创新。“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则须疑”这都说明生疑发问的重要性。由疑生问,由问生思,由思生创新,最后解决问题。留美博士黄全愈就中美中学培养的目标曾说过,美国的中学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会学”而中国中学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学会”。我想“会学”也好,“学会”也罢,关键是引导学生生疑质疑的过程和手段。现在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老师们往往只会注重课前的精心设计,课时的按程序进行,虽然有课外拓展,也只是在课快结束时匆匆走过场,没有起到真正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慢慢地也就使学生丧失创造力,丢失了自我,成为了只接受知识的“学会的人”。知识是接受的对象,也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手段,也就是接受知识,更应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索的欲望,更应是发现和探索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探究性学习”,换句话说,就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创新的内能,学会生疑质疑,对课文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作为老师应该非常清楚地明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比知识传授的本身更重要,因为抓住问题不失时机的启发、引导、思考、讨论,是着意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绝佳时刻。因此,语文课不应是教学活动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的实施,而应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不确定的生成性的过程。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表达自我发现的重要性已经超过问题解决的本身。语文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也给自己留下一些空白,师生共同走进课文的深处。
  第三、走进文本,走出社会,联系自我,让学生回归生活。语文,一般来说它属于社会科学。作品中的人和事,无非都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见闻感受和评价,语文跟生活贴得最近。新课标下的语文所选课文也凸显了这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竹影》《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等,是表达童真童趣、爱好成长的主题;又如《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马》是表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对生命的震撼和对人生的感悟的主题。语文老师要好好地引导学生去读去欣赏这些美文佳作,更要启发学生去思索,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很好地解读课文,以受到心灵的教育直至一生受用。生活是联系文本和学生的纽带,阅读文本的同时,就是在阅读生活,阅读自我。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是语文与人文有机结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也才真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情操,洗涤心灵的一潭“活”水,才能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让学生感到语文不再是僵死空洞的,而是具体鲜活、触手可及的,点燃学生热情,重拾学生自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