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名著阅读与提高中学生文学素养

作者:欧阳招娣




  ⑴选择、推荐作用
  面对浩瀚的阅读天地,学生往往感到茫然困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接受能力审慎而广泛地选择读物,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课标推荐的书目,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学生名著阅读的不足,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学生选择书目的借鉴。
  也可推荐类似《文学名著词典》、《文学名著题解》等方面的工具书,供学生答疑解惑。还可推荐一些优秀的读书网站,如“中华读书网”、“中学生名著学习网”、“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和“青少年读书网”等。
  ⑵激发兴趣作用
  兴趣是是阅读的前提,没有兴趣的阅读学生只能敷衍了事而毫无成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激发起阅读兴趣。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课堂拓展法
  ①设置悬念法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可立足课堂,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其求知欲旺盛、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教师有时不必把所有内容讲白讲透,讲到了精彩之处可戛然而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留下悬念让学生自己解决,这就是绘画中的“留白”艺术。
  ②巧设习题法
  在基于为考试而学习的功利目的驱使下,教师可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巧妙地设置习题帮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如为了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可以设计题目:“你喜欢八戒吗?就一二件事说说理由。”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也阅读了名著。再如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问:“同是英雄的武松、杨志、鲁达和林冲,他们的性格有何不同?”等,可促使学生找来原著读完。这就一箭双雕地从考试考点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课外延伸法
  课内老师布置好阅读任务后切不可放任自流,应适时有效地运行阅读评价机制,如对学生有没读完、读的效果如何不再过问的话,学生课外阅读的成就感得不到彰显。如果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和被认可感,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就呈现出来了。如结合“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可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也可开展读书会或朗诵赛、展评读书笔记、创办班级读书角,另外还有佳作推荐、人物评论、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知识赛、辩论赛等,掀起一股读书的热潮。如2006年山西太原中考语文试题就是这方面一个有益的启示。
  ⑶方法指导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对课内阅读要以精读指导为主,对课外阅读以泛读指导为主。泛读时可以指导作一些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阅读心语,让学生注重课外积累,多一些成就感。
  常用的阅读方法有多种: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圈点批注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教师要根据书籍的特点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阅读方法。对长篇小说宜选用跳读法和提纲挈领法;对于短篇小说宜选用精读法和圈点批注法;对诗歌、散文宜选用朗读法和谈心得体会法;对知识性文章宜选用精读法。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要指导有方。
  综上,面对中学生远离文学的现象,应多方努力引导学生认识名著、走近大师,让大量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经典融入学生成长的骨髓,植入学生渴求的灵魂,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吧!
  
  欧阳招娣,教师,现居广东珠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