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刁 剑
教师与学生要想在课堂上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那么教师与学生都应是课堂这个大舞台上的平等的表演者,彼此进行教与学的交流、互动,进行内心的情感的交流,通过平等对话,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他们互为依存,互为发展,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极致。
一、师生同为课堂主客体角色
师生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在维护人的权利、尊严、人格方面是平等的,这是共性。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群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师与生、师与师、生与生之间既有群体主体性,又有个体主体性,群体主体与个体主体是平等共生的关系,是课堂上对话、交流、合作、探究创新等教学活动的共同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尤其是学生,他们对未知世界始终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在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此时,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看客或听众,而是和教师一起成为共同的主体。在新课程中,师生的情感体验和信息反馈,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都在师生同为主体的共生关系中得以实现。
师生同为客体。教师和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都有个性,他们在心理、文化、思维、情感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人的多元化智力分析理论表明,语言智慧善说话,空间智慧善图画,数理智慧善解题,音乐智慧善歌唱……这些个性优势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之后,作为他人学习的对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然就都成为了一种教学资源,他们都是课堂学习的共同客体。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主张:“教育是一个对话不断展开的过程,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而对话正是探索真理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双方彼此敞开心扉,打开对话的心灵之窗,相互接纳,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的学习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为此,教师要创设宽容、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提供交往和对话的自由空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学生只有置身于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二、做好课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创新的教学
互动、探究、合作、创新的课堂的建立,既要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学生主动创新,还要教师启发唤醒,大胆放权,创设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新
学生学习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活动,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加影响,但无法代替个体活动,即使代替了个体部分活动,也无任何创新价值。因此,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创新,即使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对学生也无济于事。国内有学者认为“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的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观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语文学科实施师生互动、探究、自主、合作、创新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对话式”教学,这种“对话式”教学最能拓展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最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发展,最能培养学生回旋喷涌的思辨力和创造力,因而也最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创新。
上《孔雀东南飞》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精妙无双、勤劳善良、通情达理的好媳妇,为什么还会被焦母休去?”
学生回答:“因为刘兰芝不顺焦母,几年没生子。”
《礼记·本命》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据此,可判定学生回答完全正确,然而那语文教师给的答案却只有“不顺父母”一个原因,理由是文中焦母没提无子。这正如《学记》里所言“教学相长”!
2、发挥教师启发、唤醒作用
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新的同时,还应发挥教师启发、唤醒的作用,这是搞好师生互动、探究、自主、合作、创新教学必备的条件之一。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近语文互动、探究、自主、合作、创新学习,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
有位教师在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教师先让学生读这首诗,可是学生读完时却不知其意,只见幽草、黄鹂、晚潮、春雨,只见水急舟横。这说明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只有景,这时教师从情与景的关系中去启发、唤醒学生的心灵。
教师问:“情与景有什么关系?”
学生答:“以情写景,借景生情。”
“回答完全正确,诗人是借景来抒情的。”这时教师又启发学生去寻找诗中景的特征。
有位学生说:“一二句中,幽草生在涧边,低贱,无人来看,黄鹂栖息在深树上高唱,美丽动听。”
然而教师又顺势追问:“独爱怜幽草,说明诗人爱不爱树上高唱的黄鹂?”
学生回答:“诗人不爱黄鹂。”
教师又启发学生:“看来诗人爱贱不爱贵,爱低不爱高。”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一二句幽草、黄鹂是用来写人的品格的。学生自作分析如下:以幽草来比喻诗人安贫守节,用黄鹂作对比,并以黄鹂来比喻诗人不愿居高谄媚的节操。
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既然诗人甘作幽草,那么他会热心功名还是淡泊名利呢?”不言而喻诗人以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表露出了他恬淡的胸襟。在一二句分析的启发下,同学们不难分析出三四句的寓意。他们从野度之舟随急水漂移的悠闲景象里联想到了诗人本人,如同那只渡船,不在其位,不得其用。景中蕴含着诗人无奈与忧伤的情怀。
3、教师大胆放权,创设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
一位导演要培养出最佳角色的演员来,必须给他足够的表演机会,一名教师要教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必须给他较多的学习机会和权力,为他创造一种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师生互动意味着可以互相提问。若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不要责备,而应该给予鼓励;若教师回答不上来,不要以为学生在出教师的“洋相”。所有问题的答案老师不作定论,应允许答案丰富多彩,多元化。杜牧有首《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朝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判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酒旗,毕在其中矣。”
有位教师在教这首诗时引入杨慎的分析并问学生:“杨慎的分析是否妥当?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位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诗人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他认为不用夸张不足以令人想象出《江南春》绝妙的意境来,并用反问直逼过来:“难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真是千里之路都被雪覆盖?”这位学生从诗的意境和夸张的表达效果上作了精辟的分析,否定了杨慎的观点。其看法让全班学生耳目一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