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论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
作者:蒋 菁
作为一位信仰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陶研人员,虽无力做大事,但努力弘扬陶先生的核心理论,把“教学做合一”的原理与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相联系,企图为现今的语文教育找到一条更为适切的改革创新之路。
一、“教学做合一”的现代价值和中国特色
陶先生留学美国又师承杜威,其不少理论带有明显的西方色彩和杜氏流向。于是,现今的研究者大多比较赞赏陶先生的洋为中用,认为他是融汇西方教育理论和中国教育实践的伟人。这一评论固然有其坚固的背景基础,但还不足以反映陶先生革故鼎新的创举。
我们都知道,构成陶先生教育理论的支柱是他提出的生活教育,而生活教育的理论内核又包括“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三个部分,其中“教学做合一”成为生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与杜威的“做中学”看似有传承关系,但又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隐含着育人的目标导向,而并非仅指方法。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取向,明确提倡“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认为学生在学校中就已经接触了社会,必然会成为社会所希望的人。用他的话说就是儿童好比一张白纸,教育可以随意勾画成任何形状,不需要过分突出教育的目标性。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愿意向什么方向发展就应该满足其个人的需要,教育不必有社会的功利目标。在这种哲学观支配下的“做中学”纯粹是方法论概念,侧重点是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陶先生的“做”与他整个教育目的论是一脉相承的,他的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就涵盖了“做”的真谛——“教学做合一”首先应“做真人,做整个的人。”这样,陶先生的“做”就不仅是方法论层面上的做,而且是目的论层面中的做,把教育的育人目标列为“教学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一步阐明“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而在“真人”目标上又十分强调自主、自立、自动,认为真人应该是一个整个的人,应该是具有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和生活必须的知识技能,还应有优美和乐的情感,等等。这些育人的目标导向不仅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其中也包蕴了语文教育的育人内涵。
其次,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内容更为广泛,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正如杜威的“做中学”一样,西方国家后来出现的众多教学流派都十分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做,而且比较局限于科学领域。比如,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动手写实验报告等,西方学者认为这就是“做”的内容。而陶先生的“做”却明确要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早在1927年他创办的晓庄学校之初就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并广泛接触社会。上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开展“科学下嫁”活动,采用“做上教、做上学”的方法,把科学知识和技术普及到大众和少年儿童中去。40年代办起育才学校,经常发起并举办兴学月、创造月、创造年、科学年等活动,设立少年研究干事制度,让儿童在学科学、用科学的实践中学会治学治事,学会做人,服务社会。在“教学做合一”科学原理引领下,育才学校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再次,陶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提倡师生民主、教学相长,比杜威的一切围着孩子转更为科学。过去的西方教育理论要么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要么过于看重学生的作用,在“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之间摇摆不定,杜威的儿童中心并没有钳制陶先生的思想,而是让陶行知从中外理论和自身实践的碰撞中找到了“两个中心”的结合点,并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先圣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把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学相长等传统融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之中,明确提出“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老师,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这些民主、科学、现代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成为指导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灯塔。
二、正确处理语文的“教学做合一”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语文的“教学做合一”从总体上说应该而且必须切合陶先生的教育主张,在目标、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能有偏差;在具体实践中又必须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做”字上彰显语文的魅力。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做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教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样子,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训练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通过严格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必须在严格的语言训练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而,“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教育中的最大体现就是训练——训练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做”。
1、厘清语言训练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不可分割,二者的关系突出表现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上。思维是语言的精神内核,对语言的产生、发展和运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语言是思维发展的物质外壳,对思维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语言与思维有着这种彼此相依的关系,那么,语言训练与创新思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要厘清这种关系,就得明确想象训练的意义。从心理理论上分析,想象是在改造已有表象基础上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与思维也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学把想象看成特殊的思维,它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形式,而创造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想象训练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阅读理解必须靠再造想象的帮助,对语文文本的理解,都要通过再造想象来再现语文所描述的生动形象,使学生获得具体的感受和体悟,特别应当看到,再造想象有助于加深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对于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意义重大。
创造想象是创造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和发展学生创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陶行知的许多论述中都十分清楚地讲到“创造”二字,发展到21世纪,严格讲是20世纪末叶,“创新”二字被我国的政界广泛运用,因而逐渐取代了学术界的“创造”二字。但从言语心理学的角度界定,创新能力培养还是主要依靠创造想象。在语文学科中,学生要能开展创造性阅读、进行创造性复述、提高创新性作文能力,都与创造想象训练休戚相关。
2、在“劳力上劳心”,大力倡导“做”语文
陶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一文中说:“‘做’是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考;(三)新价值之产生。”并进一步说,“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
当前语文教育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劳力”而不“劳心”。
因此,为了突出语文教育中的“做”,必须紧扣语言训练中的“心”。如在阅读训练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时刻用“心”,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弄清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形式表达思想内容的。即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凭借文章的语言,准确理清作者的思路,这是语言和思维相结合训练的最佳途径。叶圣陶结合自己的创作历程深有体会地说:“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的用以观察事物和记叙、说明事物以及阐述事理的复杂而严密的思维路线,它同文章的材料、中心、布局和写法紧密相联,抓住了文章的思路,就抓住了文章的总纲,进而从感知、理解字词句入手,还原作者写文章的思维过程,绝不是对文本的字——词——句——段——篇肢解宰割的所谓分析。阅读教学,只有在总观全文的前提下,分析重点字词、句子、段落的内容和作用,综合词句间、段落间的联系,特别是要注意那些纲领性、总结性以及过渡性、照应性的语句的作用和联系,才能揣摩作者的用心,逐层理出切合作者本意的思路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