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刍议
作者:陈淑梅
一、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培养应用型人才。现在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或者是通才,或者是专、通结合的“应用型”人才。黄冈师范学院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动手的应用能力;二是既能掌握一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又要掌握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向通才教育发展。在人文科学中,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既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又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蔡元培、梅贻琦等老一辈教育专家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方面的‘通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院士、数学家钱学森教授说:“创造性很丰富的伟大科学家,往往在文学艺术上也有很深的修养。”二十世纪前期的沈尹默、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他们是文学大师,同时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极为深厚;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杨叔子他们是理工大师,同时他们的人文底蕴非常丰厚。所以施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途径之一!
2.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现在的大学生在不断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时,汉语能力却几乎无人问津,越来越忽视对母语的学习,这样导致了一些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理工科学生数理基础较好却大多不会写文章,实际上是不善表达与沟通。而一些文科学生的文章虽然字句较为通顺,却又“语言乏味,文章干瘪”。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重视。
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以及汉语所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文化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中国政府在全球建立千所“孔子学院”。就是要在世界上推广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在国内汉语失重的同时,海外的“中国热”、“汉语热”却持续升温。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达4000多万,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到2010年,全球学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人。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在世界上将与英语有同等的地位。作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泉源”。首先应该学好母语,学好了母语,才能学好外语。如果母语基础不扎实,文化功力不深厚,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资中均在谈到中国文化现状时说:真正的危险是我们整体文化水平的降低。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人,他的文化水平拿什么来衡量?除了专业之外,他的基本文化水平,就是他的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加上他对本国历史的了解。”
3.夯实学生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不同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专业课程,也不同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课程,它具有明显的工具性,语文课的名称表明在这门学科里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教育,这种全面教育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所以我们要通过大学语文的改革建立“中国语文”观,把说话和写作当作认识社会的窗口,当作现代人的“第一文化”。注重语言所体现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办法
大学语文课程为适应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以下改革的办法。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大学语文教材的传统模式。
著名的教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目前全国的大学语文教材体例框架上多以文选加上简单的作家背景介绍,和中学语文教材差不多,如果教学方法也和中学雷同,学生感到腻味,甚至戏称为‘高四语文’。”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从更新大学语文教材理念入手,突破了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只是文选汇编的模式,编写了一本以基础性、知识性和实用性见长的教材。这本教材由陈淑梅、胡立新、沈嘉达三位教授主编,多位长期处在大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参编,与其他同仁编写的教材相比较,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一是从编写理念上来看,将人文性、审美性和工具性紧密结合,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二是体例安排上,采用语言运用、实用写作、文学鉴赏和作品编选四个板块的融合,整合了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知识,知识面广,力求从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角度来把握教材及教材选文,凸显“大学语文”要“大”的教改理念,立意新颖,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用写作能力、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2.发挥立体的教学艺术,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点素质:(1)“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一点上知道一切”的“点”指的是教师的学科专业,教师所知道的“一切”不仅指what(什么)、when(何时)、where(什么地方)、why(为什么s)、how(怎样),还要娴熟驾驭教材的能力,洞察学术前沿信息的灵感,灵活应对学生的艺术等。“一切上知道一点”教师不仅在自己的学科专业上是行家,博学多才,还需要通晓其他育人的艺术,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用科学的理论来充实自己,用理念来支撑课堂教学。如果“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就能塑造专业强,理念新,有时代感的新型教师形象。(2)将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找出不同的结合点。(3)教学中一定要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 去体会文学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感。
3.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破以时间为经,以“选文+文学史”为纬的传统教学模式,变以语言应用、应用写作、文学鉴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配乐朗诵教学。选取著名诗词,配以合适的音乐,让学生有表情地朗诵,如《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等。
3.创作表演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改编,创作课本剧、情景剧并进行表演,如《西厢记》、《伤逝》等。
4.撰写专题论文。为训练和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配合教学内容,撰写专题论文。如学习完《论语八则》和《逍遥游》后,撰写“儒家、道家思想之我见”等论文。
5.开展“课前演讲十分钟”活动,每次课之前由学生自由演讲,内容包括与大学语文有关的文学、语言、文化、电影、电视、人生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4.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空间、环境的不足,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进一步开展课堂外“大课堂”教学。
1.开创人文论坛。每月定期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人文讲座,就学生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邀请校内外教师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我们先后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作家晓苏,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樊星、教育家徐绍振等,分别作了题为《新生代作家与传统文化》、《写作的艺术》、《大学语文的教学艺术》等讲座;文学院举办的博士论坛让学生开拓了视野,极大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空间、环境不足,使课内的内容向课外延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