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初探

作者:李 华 董亚美




  长期以来,传统的预成教学一直占据语文课堂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前对每一节课的内容和进程进行精密设计和过度预设,并在课堂中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种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它无视学生的存在与感受,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也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显然与“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学理念相悖。
  与传统的预成教学相比,生成性教学是一种开放、互动、动态和多元的教学形式。所谓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有价值的、有创见的问题和想法,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教学计划,顺应学生的问题或想法而展开教学。它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突出教师教学的个性和创造性,追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生成性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注重弹性化教学设计,创设生成性教学的条件
  
  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对教材和对学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所做的预设,是服务于教学实施的。没有备课时的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会有驾驭课堂的自信。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似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规划弹性化的结构框架,但在这个框架下,教师应渗透动态的、综合的、整体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充分预计各种假设的情形,并做出多种策略的准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能动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以开放的姿态展现学生的不同思维,张扬学生的不同个性,从而给课堂创造动态生成的精彩。
  例如:在讲《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时,原来传统的教学目标即是通过本文的阅读训练,初步掌握抓关键,理脉络的阅读技能;而按新课标要求不仅如此,更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即要学生在学好本篇课文的基础上,在达到懂得“残缺”和“完整”的目标下,继续联想生活中的例子,体现“残缺”未必是不美的,要从什么角度去考虑。这种做法既不失传统又兼容新信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弹性化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思考、讨论及创造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和拓展所学的知识,为课堂创造了动态生成的精彩。
  
  二、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生成性教学的环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维碰撞,有奇思妙想,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确保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为生成性教学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其精神上受到鼓舞,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热爱、关心学生,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乐,想学生所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一颗灵活的心,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放飞,从而产生新感悟,取得新收获。
  2、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课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形成语言技能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一定情境下的人际交流。因此,要促使课堂生成,教师必须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如:引导学生闲暇时间对流行文化及大众文化的正确看法,开设“我的论坛我做主”;在班级中开辟“图书角”, 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图书带到教室与同学一起交流学习;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定期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刊或墙报,使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气息,还能让他们获得创作的成就感……在这样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课堂也因之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三、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搭建生成性教学的平台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执行教案”走向师生“互动生成”。有效的互动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启迪。因此,只有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才能开发课堂教学的潜力,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生成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
  1、在师生碰撞中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师生共同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传递知识”的“独奏者”走向“促进学习”的“伴奏者”。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坦诚的碰撞、交流和沟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笔者认为,无论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或发表个人见解,还是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应始终以一个学生的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真诚地关注和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并以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丰富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
  《马说》一文在初读后,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说字词不理解的,有说文句不通的,有说千里马悲惨遭遇的,也有个别同学说到人才话题的,还有一个同学说“我从文中读到了作者的悲愤”。笔者没有放过抓住问题的关键时机,说:要理解文章,必需了解作者。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他从作者的角度,去读文章,你能告诉我,你对韩愈了解多少呢?(答:知道一些)能把你的“悲-愤”(请注意,老师此时别有用心地分读了“悲”和“愤”)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吗?(答:不太说得清楚,只是感觉是这样。)老师顺水推舟,把问题提交到了全班,询问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就这个问题,以文本、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为依据,展开交流讨论。同学纷纷表示有信心。至此,课堂被激活,讨论交流的过程气氛氛热烈,大家以文为据,讲述自己的理解;以史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以现实生活为据,揭示主题。
  2、在学生合作中生成
  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定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分享共同成果等。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我改变逐句分析的教学进程,设计了问题“你认为作者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康桥?说说理由并带感情朗读。”学生们纷纷说出了“寂静的康桥”、“艳丽的康桥”、“梦幻的康桥”、“多情的康桥”、“娇羞的康桥”、“伤感的康桥”等根据文本分析之后的答案,并进行了阐述和朗读表现。其实结合了学生个体感受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合理的,而他们生发的争论却形成互补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和鉴赏,理解了诗人于一片微波柔情中飘洒的超凡脱俗的清澈灵秀之气和徐志摩独有的性灵美、生命情调。
  3、在实践探究中生成
  探究是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探究中充满了生成。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如:调查、采访、演讲、辩论、编辑主题小报、制作多媒体课件等,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问题、新思想和新知识。当我把《纸船》和《纸船--寄母亲》两诗比较结束后,有不下十位同学举手问我:泰戈尔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除了《纸船》,你能否向我们再介绍两篇作品呢?是啊,针对学生的求知欲望,我说,诗集《新月集》有诗歌40首,其中《海边》表现了纯洁无瑕的童趣;《花的学校》将雨后盛开的花朵写成从地下学校冲出的孩子,表现了绝妙的想象力。我告诉同学们,下周一的语文活动课,我将这两首连同本课中比较的两首一同张贴在后面的黑板上,作为本单元的一次诗歌综合实践活动,并请同学们配合,一人试写一首小诗,抒写个性,长短不拘,让我们永远拥有一颗赤诚的童心吧!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