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从高考作文看母语运用现状

作者:夏红星




  (三)徒有真情的无奈
  真实的情感郁于胸中,却找不到最恰当的语汇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真的是有点无奈了。如:
  1、就像孙悟空逃不脱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每个人都逃不脱母语的手掌心。
  (我们爱着自己的母语,我们和母语的关系显然不同于孙悟空和如来佛的关系吧。这样的比方似乎生活在母语的怀抱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了。)
  2、曾经我想如果我不是出生在中国,那将是怎么样,出生在外国,比如美国、英国、法国等。然而上天就不等我选择的让我成为了一个中国人。作为中国人,就应该要有中国人的样子。昂首挺胸面对困难不退缩,事事做得要像个大哥的形象。
  (想说的是做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样子,写出来给人的感觉却是:做个中国人不是我的本意,但没有办法了,上天不让我选择。)
  4、最让我气愤的是,我跟女同学说话时,偶尔有些吐词不清,她们便故意地学我,平常都使我面红耳赤,在这以后,我充分与理性地认识到了学习母语的重要性!
  (透过这一段文字,我们仿佛看到率真可爱的作者,这是多么好的感觉啊!但也留下了“面红耳刺”以及句子的不够流畅的瑕疵。)
  (四)是非不明的胡说
  写作是与人沟通和交往的方式,更是人与自己交往、获得人性往真、善、美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有些考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就把自己领向了一条小路。如:
  1、古往今来,我独独对那些小人情有独钟,他们聪明,能用语言讨人欢心,用语言置对手于死地。屈原是个大忠臣,却无大的功劳,自投汨罗而死,忠心随之东去,“馋人谏之,可谓劣矣”,进献谗言的人才是语言大师。
  (乍一看,阅读者也很容易被他的观点迷惑,仔细品味,才感受到了其目光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时空,如果把对“忠臣”和“奸臣”的思考放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看到的将是“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的天壤之别。)
  2、掌握好母语,成功便指日可待!我们要做新一代的主人,我们要统治整个世界,我们就必须掌握好母语,只有很好地掌握母语,我们便可以像李白那样才如泉涌。只有掌握好母语,我们便可以像霍金那样理解黑洞,只有掌握母语,我们才会像胡锦涛总书记那样……噢,不,我们不仅仅只是像他那样。我们还超过他,战胜他……
  难道你就不动心吗?难道你就不想像李白那样吗?
  (我们离不开母语,甚至还可以说母语和我们的生命相连,但母语也不是万能的啊,掌握了母语就能像李白了吗?那为什么李白只有一个?难道整个中国历史只有李白一个人是掌握了母语的吗?而且我们学习母语也不是出于功利之心,当然就更不是为了“统治整个世界”,不是为了“超过”和“战胜”我们的总书记啊!)
  3、有一天,我在教室后门上看到了一首前人留下的诗,身为中国人,不学外国语,好汉交白卷,英雄得零分。从此我就不学外语了。
  (作者要用不学外语更加鲜明地表明对母语的爱,但仅仅因为所谓“前人”留下的这样一首打油诗就不学外语,就有点是非不分了。如果“前人”留下的是另外一首诗,或许就是不学母语的理由了?)
  
  夏红星,女,大学教师,现居湖北咸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