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

作者:翁进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所谓整合,在汉语系统中可以理解为整理、组合,相互融合。随着基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着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科整合”的内涵之一就锁定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整合。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是构建活力课堂的有效途径。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不是“信息技术”+“语文阅读教学”这么简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是有力而巧妙的手段,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是阅读教学的载体,而文本才是其中的内容。这形式与内容又必须是相互融合、相互适应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用适合的文本信息素材
  
  我们所说的“适合”,是指信息技术所涉及的文本、图片、音频、动画等内容,要与语文课程内容符合,要与阅读教学的教与学内容切合。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教师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喧宾夺主。
  曾有实验表明,人类通过感官刺激收集到的信息中,视觉占65,听觉占20,触觉占10,味觉占2。可见,视觉和听觉占了人类感官收集信息量的85。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是利用其本身的优势,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官刺激,使学生能够加大信息的收集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要建立在“对症下药”的前提之上。如果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些错误的信息,或者是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那加大的不是学生的信息接收量,而是学生的负担。错误或无关的信息,混淆了学生的视听,反而要“事倍功半”了。如有位老师在授《春》这一课时,先放了长达10分钟的“春日美景”欣赏,然后又是一首诗、一支曲子、很多幅美丽的图片,把一篇课文分割得七零八落,把学生搞得个个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结果是对课文中的优美的语言、对文章精巧的构思来不及品味便匆匆下课;也有位老师在教《智取生辰纲》时,找到《水浒》电视剧,先是欣赏主题曲,再把“智取生辰纲”这一集让学生看一遍,这一节课就算了事了,而对文中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却没有引导学生去体味。其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却空空洞洞。”上这样的课,学生怎么会有收获?众所周知,语文课是以研究语言文字为本,“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是通过与文本对话,对语言进行品读、感悟、积累来获得阅读感受、培养语感的。课堂上被大量的声像文件充斥,学生怎么有时间和机会在优美的课文中得到浸润呢?
  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我深切地感受到“适合”的信息技术材料对阅读教学的帮助。这篇课文热情赞颂了斑羚的集体精神和牺牲精神。为加强他们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认识,我制作了一群斑羚被逼悬崖(静态)陷入绝境、老少结对飞渡(动画,配以羊叫声、落水声)、头羊从容走向悬崖,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动画,配以悲壮的乐曲)三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其中第一个课件形象地显示了斑羚群的危险处境;第二个课件直观生动地演示了斑羚老少结成对子飞渡的场景,学生在观看飞渡的动画,聆听老斑羚的落水声和小斑羚成功飞渡兴奋的“咩”叫声时,会惊讶于斑羚的牺牲精神和集体精神;第三个课件用彩虹的图画、悲壮的乐曲渲染了头羊的牺牲精神,学生看完后,再组织学生谈感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信息技术呈现的文本、图片、音乐等方式,必须是“适合”的,这才能对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内容起到相得益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使用适度的数量和频率
  
  将信息技术介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变成了“信息技术课”、“材料课”,语文课的主体地位没变,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没变。在“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数量和频率必须适度。
  如在教学诗歌中,就不能通过大量的图形图像把抽象的诗文意境演示出来,而是应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教学过程中把文字还原成“图片”,并通过图片的制作来加以感受和表达。所以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就像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因此,文艺性作品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往往只有借助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体会到,只有语言文字才具有韵味深远的表现力。记得一位老师在上《清平乐 村居》这课时,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简洁而又恰到好处,除了将整首诗词投影之外,教师只有两次运用多媒体,一是开始导入时,出示了有关农村风光、农村生活的图片,以此让学生对“村居”生活有一个大致了解;第二次是在拓展延伸时,将作者辛弃疾的另一首词引入课堂。也许对于其他教师来说,他们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更美的图片和信息,给学生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但是,古诗词教学的主旨是“读”,让学生通过朗读、品读,感受诗歌的意境。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加大了信息技术的运用次数和频率,势必会减少学生朗读的时间。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有些教师在语文阅读课中,大量地运用信息技术形式,甚至依赖于信息技术。很多公开课因为多媒体“罢工”导致上课老师手足无措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毕竟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文本才是我们的“主餐”,过多使用信息技术形式,不仅仅给人一种狂轰滥炸的感觉,还冲淡了学生对于文本的关注程度。
  适度,除了避免“过多”之外,还应注意避免“过少”。很多教师已经习惯每节课运用信息技术,但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准备不充分、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在一节课上,只将课题及背景图片用多媒体出示,之后再不涉及,让人有勉为其难、滥竽充数之感。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将信息、材料下载,更重要的是对材料进行择取、加工,去繁存精,与你所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我们可以选择图片加强对学生的视觉刺激,可以选择音乐丰富学生的听觉刺激,而不是为了“用”而用。
  在信息技术形式的运用次数和频率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也应该区别对待。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长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尚未健全;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待事物的专注程度不够。在课堂上,教师可适当地多运用信息技术形式,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学得开心,学得轻松。而高年级学生的理性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已经逐渐学会独立思考,教师也应当不断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面对他们,过多的信息技术形式反而削弱了他们自主探究、思考的兴趣。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形式运用的适度,指的是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适量地选择素材。
  
  三、抓准适宜的课堂教学时机
  
  一堂语文阅读课,通常有导入、教学新课、拓展延伸这几个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中,我们不仅要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是否适合、是否适度,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抓准时机,“适时出击”。
  从教学心理来看,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抓住三个时机“出手”:第一个时机是新课刚开始时的兴奋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新课导入。在一节课当中,学生刚进入课堂的几分钟最为兴奋,学习积极性最高,注意力也最容易集中。教师应当抓住这一个良好时机,在新课开始上时,运用信息技术,配以启发性、引导性的导语,在最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