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形象

作者:杨大军




  史铁生初中毕业后曾到陕北延安插过队,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成为一位著述颇丰的青年小说家。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作品写到了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他的散文被散文界公认为近年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我与地坛》是其最优秀的散文代表作。
  《我与地坛》共七章,一万三千多字,作家回顾自己过往的生活尤其是自己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散文,而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创作主体以真实的身份投入到作品之中,坦诚地表现自己。
  全文第二章只有五分之一偏多的篇幅叙述母子深情、言少却精、纸短情长,全文用笔最工最重恰恰就在这五分之一,最为感人。如果说地坛是用来安慰作者心灵、引导作者参悟生命真谛的精神家园,那么与作者血肉相连,至亲至爱的母亲无疑是引导他走向这条道路的惟一之人。作者用细腻的语言生动刻画了过早去世、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形象。
  
  一、深明大义的宽容形象
  
  1、理解儿子,自己隐忍
  母爱总是悄无声息地流进作者的视野,又悄无声息地淡出。“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上了轮椅车,看我摇车拐出小院。”儿子正值壮年,忽然残废了双腿,心神全都散了,精神低落到了极点。这一切母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然母亲很想劝他,让他想开些,振作些,可她不忍心再惊动儿子的心。她好怕那一点点的惊动,也会刺伤她的儿子,儿子已经够苦了,不能再让她受到伤害。于是很多事母亲很想问而又犹犹豫豫地终于不敢问,相反劝儿子多出去走走,母亲为儿子想得够周到了。可以说,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她们永远地都爱着并保护她的儿子。
  当失去行走能力的时候,他来到这古园,当他失去了母亲的时候,他依然来到了古园。在古园中,他追怀着他伟大的母亲,从他车辙滚过的地方寻觅母亲的脚印;在“纷纭的往事”中追索母亲给他的启示:在古园勃勃的生机中领受自然的启迪,这园子真的给了他很多很多,所以,他说,“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母亲是伟大的,这古园和母亲一样的伟大。
  2、担心儿子,自我解脱
  有一个细节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看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而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决意不喊她,但这决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数十年后,作者为之悔之不已,或许那天一回家就已经后悔了。儿子的固执引发的是母亲无尽的焦虑、担心,为母亲的心头再加一道阴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者悟透了,想通了,就忍不住告诫天下所有长大的男孩子:“千万不要和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已经来不及了。”最后那一句说得尤为凄婉。母子情并没有因母亲的殁去而淡化,反而表现得更鲜明、更突出。
  平凡智慧的母亲一直默默为儿子承受加倍的痛苦,母亲想帮助儿子,却不知道怎么帮;想替儿子受苦也无奈不能;她只能无言地帮儿子上轮椅车,悄悄地注视儿子的背影及焦急地四处张望儿子……她只能默默地注视,无助地祈祷。此时我们看到一个坚韧又伟大的母亲心甘情愿为儿子默默承受着一切,毫无怨言。而这些,都是儿子多年后才意识到“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字里行间蔓延着淡淡的忧伤和自责。
  3、容让儿子,自承痛苦
  母亲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作对了选择,使儿子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作者在《秋天的怀念》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生。
  直到母亲去世很久,“我”才想到,当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怎样一个难题。她不是那种只会疼爱儿子而又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儿子心中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他出去走走,知道他要是老呆在家里情况会更糟,可她又担心他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那时他的心情坏到了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似的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也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她也知道该给他一点独处的时间,每次他要动身时,母亲便无言地帮他准备,帮助他上了轮椅车,看着他摇车拐出小院。他离家去地坛独处,母亲会是什么心境,当年他不曾想过。
  如果说,地坛进入的是作者的大脑,地坛承载的是作者的躯壳,那么,母爱进入的是作者的心,母爱溶入的是作者的灵魂。
  
  二、忍辱负重的坚韧形象
  
  1、凝固的感人雕塑
  虽然“我”接受了人生的事实,可还没有寻找到人生的方式,不知道该如何抵抗命运。这时候,母亲出现了,是母亲的深情,牵引着“我”走了出来。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那原地,还是送我走的姿式,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个墙角,对于我的回来竞一时没有应。”母爱沉沉,凝固于静,凝固于母亲的守望中。至爱无声,至爱无形,这个直觉造型完全可以和《背影》中的相媲美。
  2、不懈的四处奔走
  21岁残疾的儿子是母亲心中永远的痛。她一趟趟跑劳动局给儿子找工作,去求人,结果一次次怀着失望而归。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为了这根本治不好的病,她做着不懈的努力。
  儿子双腿残废之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常常对生活陷入极度的绝望。这些母亲默默地承受了,她总是变着法儿让儿子快乐。“我”出门,她每天送行伫望,但从不问儿子为什么。只有一次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着挺好”,既暗自祷告,又无数次焦虑地去园中找儿子,不知在园中走过多少路,看到儿子在园子中,就悄悄地离去;一时寻不到儿子,“就步履茫然而急迫”;整日“心神不定坐卧不宁”,“兼着痛苦、惊恐”地向天祈求,祈求儿子的平安;“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3、激烈的内心斗争
  “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当腿无法再走的时候,轮椅载着他去古园参透了死的玄机;当心无法再走的时候,母亲让他的心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母爱无言,是母亲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抚平了儿子遭受的巨大创伤,让儿子焕发了新生,增强了活下去而且要活出个样子的勇气。
  
  三、体贴入微的关怀形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