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语文教学需要恢复生态平衡
作者:曾繁平
一、维持语文教学主体的内外平衡
1、自主学习和主导作用要平衡
当前一些教师误解了“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课堂上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把课堂时间,课堂主体全交给了学生,却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结果是甲正确,乙真棒,丙很好,丁也不错。这样的教学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表面上是获得了学习的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教师的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要在自主和主导之间寻找平衡点,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因此,要想语文课堂高效,教师的“主导”一定要与学生的“自主”有机结合,一定要很好地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
2、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要平衡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竞争合作、时有智慧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教学要特别注意: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体验。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语文合作学习的真谛。
维持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平衡,必须注意下面的适用条件:①当学习目标需要团队活动完成时,进行语文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习成员的体验,但要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感悟;②当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时,进行语文合作学习可以凝聚学习团队的力量,但要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思考;③当学习材料呈平行分布时,进行语文合作学习可以节约完成任务的成本,但要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吸收;④当学习愿望与常规设计相悖时,进行语文合作学习可以另辟蹊径,但要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思维。
3、民主平等和严格要求要平衡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创设出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但课堂上学生随意散漫,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善于倾听,不乐于分享,课堂乱成一锅粥,还自诩为“美国式自由教育”,这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维持民主平等和严格要求之间平衡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但决不是放松管理,放任自流。中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还不强,需要一定的外力督促。严格要求不是苛求学生,也不是死死地控制学生,而是让规则看守课堂。课堂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应有明确清晰的规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此基础上可以共同探究、合作讨论、彼此争辩,这种畅所欲言的语文课堂,呈示出一种生态平衡之美。
二、回归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
1、注重积累
现在有的语文教师热衷于“举一反三”,想通过讲深讲透极少量的几篇课文,让学生在言语素养与能力上反刍“三”,试图以少胜多,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现当代语文教育之所以“少慢差费”,就是偏执于“举一反三”。
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强调积累,强调“举三反一”。言语能力形成是积累,是“三”;有了这个“三”,才能让学生在言语能力与素养上反刍“一”,形成“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举三”,就越走向积累,越走向博览。
目前,有些教师忽视学生对语文的感悟:有的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重文本的解构,轻人文气质的培养;有的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对阅读文本浅尝辄止,然后便带领学生大搞所谓的情境体验;有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吹捧多元解读,完全忽视阅读文本的基本文化内涵。长此以往,只能使学生莫衷一是,既无法客观准确地解读评价作品,也不能提高其分析解读文本的能力,更谈不上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传统语文教学认为积累是基础,感悟是关键。感悟的一个指向是熟读后的精思。朱熹讲:“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所得耳。”只熟读而不善思考,没有感悟,便会成为书橱,终无所获。
感悟的另一指向是整体把握,模糊性理解。读书不要一根筋,有时“囫囵吞枣”式地较为粗放地多读几遍,反可把握大观。教育者应避免一次性的、终结式的诠释与讲析,用发展的眼光预知未来,让知识在每个受教育者心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发酵过程,如此酿造的知识美酒才会是芳醇的。
感悟的再一指向是人文素养的熏陶。读书不仅仅是理解文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语文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3、强调运用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运用”,强调实践。这里所说的运用一方面是指用“感悟”中形成的语感能力去阅读新的语言材料,一方面是指用已经形成的认知能力去写作。传统语文教育的整体思路是先记诵、再开讲、后作文。古人提升了写作的教学地位,以写作能力培养为核心,这一思想在今天仍闪耀着光芒——“写”是最重要的,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过去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一个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即概括课文的写作特点。然而现行语文教材大多读写分编,读写之间缺少关联,课文不能有效地成为学生写作的范例,许多教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往往也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一点,从而造成阅读教学的一大缺憾。我们认为,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那些写作上有特点的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归纳其写作特点;而对于那些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甚至正适合学生写作需要的一些写作技法不仅要讲透彻,还要引导学生模仿:或借鉴整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或借鉴课文中某一局部的写作特点,真正将“读”和“写”这两大语文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阅读文本这一教学资源。
三、重建和谐流畅的语文课堂环境
1、该讲则讲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至于评课老师,更是把老师讲的多少作为评判一堂课优劣的标准之一,作为老师教学观念是否更新的标准之一。还有的权威人士动辄拿“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问罪”于讲的多的老师。
一味的串讲抹煞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不提倡;但也不主张一概不讲,该讲的必须讲——如有的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学生对时代背景不了解,老师就要言简意赅的讲一点时代背景;如有的课文比较深奥、丰富,教师就要引导分析;如有时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或偏差,教师就要及时进行点拨;如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故意讲点错话。有人将教师比作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红娘”,我觉得十分合适。教师的任务就是将文本介绍给学生,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话,交流感情。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的讲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只是讲的内容和形式要设计好,力求精辟,新颖,及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