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抓实语文课堂教学各环节
作者:许 翊
那些只显示教师的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应有的发展;那些把语文课上成“拉洋片”式的多媒体展示课;那些无视学生需要,文本三言两语学一学,然后是一味大而无当地拓展,那些完全以学生为“主”,教师失去了“教”的义务,教师满堂游走,不敢讲授的教学;那些漫无边际的闲扯,一个“导入”就花掉大半节课等等课堂教学现象正在得以纠正,语文课正进一步走向“真正具有语文味的教学”。
在听了一些市、区教研员与教学能手以及全国特级教师的优质公开课后,受到很多的启发,现将自己的这些思索整理出来,与大家共飨。
笔者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师应继续洗去浮躁,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回归本位,真正抓实、抓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语文课做到实在、高效。
一、导入:
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导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入下一步教学环节,而非哗众取宠。上课伊始,教师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短的时间,选用最有效的方法,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情景和学习状态中。好的导入就像好的作文的开头,应成为一个漂亮的“凤头”。
记得自己有一次开设区公开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为了导入很花了一些时间,在网上下载了大量有关罗布泊今昔的图片,组成一组画面,想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冲突,引起强烈共鸣。但是,试教下来,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像看西洋镜般的看着,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文字阅读,冲淡了学生学习下文作者对罗布泊今昔的描述,更冲淡了学生感受作者强烈的谴责与痛惜之情。
经过思考,我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注意“罗布泊”的“泊”的读音与含义,抓住文章中的“罗布泊,泊字旁边是三点水啊”来展开对全文的理解,既大大缩短了时间,又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的“情绪场”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让导入和后面的教学环节形成了连贯与照应。
无独有偶,这次有幸聆听了上海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施轶老师的同题教学展示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她的课文导入更有效、直接:她要求一名学生书写课题,指出标点符号“逗号”的作用,并说说从课题中读出了哪些情感,另外还得到哪些信息?
导入简洁、有效,迅速将学生带入对课文的感知中。受到专家步根海、谢琳老师及其他听课老师的好评。
所以,导入并不是越花哨越好,要能真正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展开做铺垫作用。
当然,导入的形式千变万化,见仁见智,可以有故事导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引用古诗文导入,设置疑问、巧设悬念导入,幽默谐趣导入,温故知新的复习式导入,背景介绍式导入等等,只要能浑厚激越,敲响课堂教学这重槌的第一槌,就是好的导入。正如于漪老师所说:“阅读课文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让我们的导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一篇篇优秀的课文。
二、整体把握课文,创设学生主体活动
读文章的过程是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流程进行的。因此这个环节侧重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笔者在教《故乡在远方》一课时,因文章较长,于是设计了这么一个教学环节,利用填表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品读课文,找出作者笔下故乡的景物特点,是如何描写的?作者的感情倾向又是如何?”
又如,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有教师这样处理:“请用一、二个词语概括作者对罗布泊的今昔巨变的情感态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整体时,关注学生的自身体验,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从而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1、品析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对文章及文章的重点进行反复品评赏析。
笔者听过特级教师陈钟梁的教学公开课《皇帝的新装》。陈老师有这样一个设计:阅读课文后,请填空“这是一个的皇帝”,“并说说这样填的理由”,看似简单,却是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绝好引导,而通过这样的环节,同时也解决了对文章的主旨的把握。
2、朗读活动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响,朗读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的确,朗读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反复的朗读品味中,学生自然感知了课文形象,感受到韵味节奏,体悟到文章的“美”。
但是,朗读在语文课堂上受重视的同时,又发现朗读成了语文课的摆设,有许多教师为了读而读。于是,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领读……学生成为朗读的机器,朗读成为学生的负担,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鸡肋。朗读只是走过场,还有的是只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与阅读是两张皮,各自为阵,朗读教学没有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朗读常常成为讲课的点缀和附庸,朗读形式单调,水平低下。
朗读,“不仅是照本宣科,还要求对作品内容的正确表达”,“它同时意味着对作品进行解释”(邵燕祥语)。新课标所倡导的“读”是有感情的读,是主动将自己融入作品的美读,是要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是要读出自己的个性。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含义。
笔者曾听过上海市教学能手,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李百艳的一节全国教学公开课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她的朗读指导才是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的内涵。
在出示课题后,李老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三遍,要求文通字顺,字正腔圆。然后在个别朗读中自然地解决了字的读音与含义。接着李老师又要求学生读出其味,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与意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去品读,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作者的英雄气概。一节课,以“朗读”贯穿全文,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学生丝毫不觉得朗读的乏味,听课的老师也觉得是在享受听课。
3、揣摩领悟,比较探究
一节课,除了要看清作者写了什么,还要分析作者怎么写,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才能真正做到“以教材为例子”,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其中“揣摩领悟,比较探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在对词、句、段的分析、揣摩中,在比较与质疑探究中,才能真正体悟到课文的美。
笔者曾经听过特级教师陈钟梁的关于朱自清的《背影》的说课。其中有一点使我受益颇深。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细读“父亲翻过铁道去买橘子”这一段,然后合上书,听老师念这一段,说说区别,然后体悟作者在淡淡道来中所展现的深深的细腻的父子情。
教师念的时候,有意省略了“深青布棉袍”的“深青”和“布”字,“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的“蹒跚”二字和“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肥胖”和“显出努力的样子”等词与词组。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很容易地揣摩、领悟到作者的用意,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的主题。
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圈、点、勾、划中,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