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语文课堂教学标题导入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杨 黎




  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精彩纷呈。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文章标题导入新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每一篇文章都有标题,这是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学生大都能根据课题语意及时萌发出对新课内容、主题、情感态度等的猜度性理解,对于即将展开的文本学习而言,这种猜度性理解无疑成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并且不同的认知经验,独特的思维风格,最终导致了学生之间各具差异的认知起点。可以看到,在学生解读课题时,学生主体的现有起点得到充分暴露,不同的阅读期待得到充分暴露。教师在聆听观察之后,将有相应的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改进,以寻求实现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方法。这些基于学生已有经验、闪现学生精神完善程度不一的尝试结果,为后续解读文本提供了非常准确、客观的战术策略依据。
  
  一、语文课堂教学标题导入存在的缺陷
  
  以标题切入文本,是对标题内容、意蕴、情感基调、价值取向的有意识地开发利用,标题的初读体验交流是对学生主体不同认知经验给予积极的回应,同时也给学生放飞思绪,促进新知建构提供了机会。通过对标题的解析构思导入,必能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需求,深入分析领会作者情感。考察日常教学活动的实践,可以发现标题导入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为:
  1、指向不明,流于肤浅
  导入内容松散,力度不足。如有位教师上《风筝》,先出示儿童放风筝的画面,设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说“风筝”。教师就此导入新课,导入环节流于形式。这样的导入与课文内容及主题的距离甚远,泛泛而谈不能引起学生对风筝的体验,自然也不能勾起学生探寻课文的欲望。又如《古诗词里的忧愁》老师设问: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忧愁啊?绕行太远,鞭长莫及,不切要害。
  2、越俎代庖,缺乏主体
  以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忽视学生的原始阅读体验。如有位教师上《亲近自己的双腿》,目的要赞颂一位身残志坚的车夫,以《四季的斑斓》导入,让学生猜测诗中主人公的职业,目的是要引出“车夫”这个人物,然而《四季的斑斓》刻画的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引起的是对小人物的感受,学生猜测众多就是没有踩到老师的点上。这样的导入是以教师一己之“思”取代了众多学生的理解可能,导入自然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3、考虑片面,忽视文本
  标题导入没能整体把握文本,片面地考虑一些细节,肢解了标题的丰富内涵。如有位教师上《我的信念》出示精卫填海的“坚定信念”幻想图片,图片显得虚幻、神秘,忽视课文深沉、庄重的语言特色,与《我的信念》赞颂居里夫人伟大、崇高的献身科学精神不协调,有悖于全文的情感基调。这样的导入不仅没有推进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还忽视了文本原有的严肃。
  4、脱离美感,淡化语文味
  具体的语文课堂,主要是跟踪语文能力、突出语文味,这中间自然渗透文化基因。标题导入自然也要讲究语文味的体现。如有位教师《孤独之旅》的标题导入,仅仅解释了孤独之旅就是孤独的经历。这样的导入又有什么意义呢?就题论题,完全没有语言的美感,没有语文的理趣。如果教师能用至真至美的语言叙述成长中“孤独”的体验,或是出示有关“孤独”的哲理句子,那么学生就会在文学熏陶下提升思维品质,继而提高身心投入的程度。
  
  二、语文课堂教学标题导入的实践
  
  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整理归纳出利用文题导入实现思维深化(推进)的方法。
  1、将呆板的标题情境化,变活学生思维
  教师的导入如果保守、死板,就会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停滞。运用情景式、联想法两种标题导入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情景式。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情景导入的最大优点是能引人入胜,以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在特定的情景中思考、领会、评析、融入到文本中去,从而大大提高了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除了给标题配字、配音、配图,利用模型、录音、录相、Flash动画等教具外,还可以通过教师对标题的生动讲解,充分而有针对性地创设情景,披文以入情,动情而入境,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联想和留下深刻的印象来实现。
  如《天上的街市》:“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借那幽幽闪星寄托自己的忧愁。这位作家就是诗人郭沫若。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他与宇宙的私语。”思维激活了,就会有思辩的火花迸溅。
  联想法。通过学生直观标题,围绕文章内容、主题等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如上《紫藤罗瀑布》时,我这样设计:板书“紫藤罗瀑布”,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怎么样的紫藤罗能给人以瀑布的感觉?学生回答;“盛”,“辉煌”、“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长”、“垂下”、“色泽不一,深深浅浅”“流动的,不停生长的”、“泛着银光的,像迸溅的水花”。以标题切入激发学生思维,在想象中体味花的繁盛,体验花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生机与振奋。顺势进入了作者营造的主题氛围之中,与课文对照中学习了作文写作具体、形象、逼真的描摹手法。
  借心理学中的投射将现实与文本所表现的形成反差,通过联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风筝》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放风筝的快乐,让学生带着童年的快乐与文本中“我”儿时对弟弟的精神虐杀的痛苦进行对比,造成强烈地反差,为人性的扼杀和泯灭而叹息。《口技》亦是,让学生谈谈听闻到的“口技”表演,在学生激动兴奋之余打开课本,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发现文章描写的“口技”技艺远比自己知道和想象的要精湛得多,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自然深刻了。激活了思维,就会有自觉地参与的行为。
  2、将平面(单薄)的标题立体化,拓宽学生思维
  教师的导入如果狭隘、单一,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思维空间狭小、封闭。运用替换法、讨论法两种标题导入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替换法。通过对标题进行换序、改词、扩充、等来导入新课,将新题与老题比较,挖掘标题蕴含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那树》的第二课时,将进入主题的讨论。可以这样问:为何取题为“那树”?改为“这树”怎么样?学生:表达了对树的怀念、赞美。我问:“那”“这”的区别是什么?学生:有远近、范围大小的区别。师:是啊,“那树”,“那些花儿”,“那过往的种种”……还仅仅是怀念那树吗?至此揭示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主题。《人,又少了一个》改为《人,少了一个》少了一个“又”字,让学生比较分析,导入新课。《绿色的蝈蝈》删去“绿色”二字可以吗?学生通过分析感受到作者法布儿对蝈蝈的喜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指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大主题。如把《荒岛余生》改为《“慌”岛余生》,把《敬畏自然》改为《敬畏自然?》或《自然,人类,敬畏》。改换标题,使之语意曲折,意蕴丰富,联想延伸。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游弋。
  讨论法。对课文题目进行讨论,直接破题导入,借用学生已有生活积累,旧知启新知。如我上《狼》一文,谈谈你对狼的印象。有学生讲有关狼的故事,有学生讲狼凶恶、狡诈、贪婪的特征,还有学生说有关“狼”的成语。在一片讨论声中将学生思维自然地引入新课讲解,导入“引狼入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蒲松龄的“狼”,看看我们对“狼”会不会有新的认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