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实施开放式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闫文东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认真的探索,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做学习型的教师
  
  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最大的变化,应当是角色的变化。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从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学习生存》一书为教师的角色转变做出了明确的定位。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互相合作,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合作意味着对话、参与,意味着互相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师生合作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释放。对教师而言,合作交往意味着上课不单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实现专业成长和自我价值的过程。
  “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任何人都不可能指望从学校所学的知识能够适应一生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改的深入展开,促使每个教师要不断学习来适应教育的发展变化。一旦学习停滞了,适应也就停滞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信息、新机遇,获得高能力、高素质。所以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做学习型的教师,适应新的角色要求,才会在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有所作为。
  
  二、在语文课中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语文课程是课堂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它是由课堂空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系统。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环境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人文性”和“大语文”观的提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作为“母语”课程,语文学习的内容广泛而又灵活,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环境下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和交流,给学生尽可能多自由空间,让他们在宽松、开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自由生长。只有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构建起自己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才会使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超越自我,才能有学生独立性的形成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要求。
  
  三、给学生创造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
  
  (一)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开放的语文学习素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任何语文教师只靠单一的语文教材、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是不可能教好语文的,必须对教材进行开发和创新,引导学生不断地拓宽语文学习的层面,丰富语文学习的素材,真正使语文学习生活化,形成课内外知识的互补,使语文学习真正接近生活,接近学生的实际,最终被学生所接受。所以,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除了引导学生学好课本外,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堂拓展到校内校外,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只动物、一种现象、一缕情丝、一种思想等等都可以当作语文学习的素材。使学生的思维不单局限于课堂,眼界也更为开阔,思维也更为活跃。在交际中学,在活动中学,在网络上、电视上、在游戏中和体育活动中学语文,真正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学生的一则则日记,一篇篇作文和读书笔记,一个个问题都是他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结果。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不断引导学生开掘生活素材,扩大学习空间,学生才能学得更灵活、更自由,其想象力也能得到提升。
  同时,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也要给学生足够的选择权和想象空间,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学初中语文第二册《鹤群》一文时,课后练习有这样一道题:“学习《鹤群》一文后,你是如何看待鹤群的团队精神?试联系实际谈你对这种精神的理解。”这道题的设计,虽然突出了课文的中心,突出了对学生分析概括以及联系实际能力的训练,但涉及的角度过窄,仅停留在问题的一个点上。而文章说明的道理却不止一个,这种问题忽视知识的多面性、拓展性和联系性而采用固定的单一思维训练形式,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在教学时,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对问题进行了修改:“学习《鹤群》之后,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启发?请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自由选择角度,自主组织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修改后的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阐述的观点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赞美鹤群勇敢顽强拼搏和团队精神的;有提倡环保,呼唤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想象成为鹤群中的一员翱翔蓝天的;有呼唤同情弱小关爱他人的;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主张学习文章精美细腻的语言等等。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是能够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
  (二)帮助学生建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时所具备或偏爱的学习形式,它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个性。传统的学习方式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转变,就是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实现这一要求,教师应帮助学生建构起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首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就是学习者自己制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能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经过几年小学学习生活的初中生,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也形成了初步的学习能力,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借用工具书和资料,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如字词学习、文学常识、课文内容感知等,老师决不插手。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和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愿望,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一种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手段,一种愉快的体验。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主动发现问题。人的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先由自己发现,只有这种发现,才会让人较容易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理解也最深刻。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感知的东西,放手让他们去探究。如教学《荔枝蜜》一文,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蜜蜂”的精神品质,我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养蜂场进行实地观察,在观察中有的学生发现了蜜蜂外形的可爱,有的发现了蜜蜂的勤劳,有的发现了蜜蜂的团结协作精神,有的品尝到甜甜的蜂蜜,有的从蜜蜂的劳动联想到人们的辛勤工作……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对知识的理解最为深刻,想象也更为丰富,知识更扎实。开放的课堂可以使教师走下讲台,也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在体验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