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工具性的思考
作者:钱培江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文字之一,其中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层出不穷。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文的工具性,而工具性本身就意味着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语文教学中,要顺应汉语灵活多变的特点,多渠道,多思维,多方向的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焕发生机。不能为了迎合“应试教育”而片面地强调其作用,使语文变得鸡零狗碎;语文教师也没有必要充当“解剖专家”。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要回到语文课程的原点,结合语文实践,抓住教学根本,“坚守语文本真,追求教育质效”。
2、“人文性”“工具性”和谐统一,不能偏废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两者应该和谐统一,相得益彰!钱梦龙先生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在实际教育中主要体现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重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思维、口语交际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主要体现于对学生的人格、个性、心灵、精神世界的关怀。”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学单元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阶段,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时期,是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工具性”的比重要适当加大。在掌握工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贯彻“人文性”。又如,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没必要进行牵强的人文性熏陶,只要着重于技能的养成。而进行诗歌、散文等文体的教学时,则“人文性”是重点。
3、工具性教学要与时俱进
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仅要学习汉语知识,还要接受读书技能的训练和接受祖国文化的熏陶,更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能力的责任。为此,西语教学、“网络语言”必须进一步规范。母语教学必须进一步强化。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也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充实其工具功能的内涵,以获取更多包括利用图书馆,利用电子信息源学习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学习研究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不能脱离语文教学,更需要进一步加强。温家宝总理在听了陈胜昔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后,在充分肯定陈老师整堂课讲得很好的同时,指出了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表达、用词、口语、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可见,当前教学,应进一步认识语文工具性作用,并在新课程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其作用。
钱培江,教师,现居浙江桐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