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以趣情理开启作文新境
作者:李 涓
碧空明净理境莹
在上一章“情境融”中我们已经感知到,一篇好文章,有了赏美创美的趣味和深厚交融的情感,其间必有一种理性思考。这理性思考,要求我们在运思成文中,初则求条理清楚,继则求事理明彻,终则求哲理莹晰,从而达到理境晶莹的境界。
在这种理境中,记事状物必有某种条理和线索。记事往往以某人或某种感情,以某物或中心事件为线索。状物则往往以空间方位或物理性质或时间发展为线索。即使是小到具体的言语表达,也应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有了这种条理,这种关联,就能使读者与作者、作品在趣味、情思上,协调和谐地发展。
形象与理思结合在一起,就可获得一种够你回味的理境和理趣。青春年少的初中学生,会想象,爱思考,常常把想象与思考,形象与理思结合起来,升华提炼,往往能截取闪光的思维。比赛场上为投中了篮球而响起了一片喝彩声,一个同学就摄下了一个思维的闪光——《篮球》:
别人为你喝彩
是因为你落入了
已设置好的圈套
这里选取了一个贴切的生活形象,寄寓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如果有形象而没有哲思,就会像纸糊的灯,难以闪光;如果有哲思而没有形象,就会像和尚念经,一片云雾。形象与哲思的融合,正是青少年思维的本色。这种融合,在记叙或议论性的文章里也会燃烧出美点、亮点,迸射出思维的灿烂火花。请看一篇中考作文——《生活中的发现》:
在这个世界上活了整整十六个春秋,不经意间,我发现我老了,你别笑,我的确老了,要不然,为什么青年人应有的红朴朴的脸颊,变得如此蜡黄?要不然,为什么曾一步跃三个台阶的脚步,变得如此蹒跚?
我发现我老了。虽然眼镜片越来越厚,但黑板上的字却越来越看不清,这不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有的“老眼昏花”吗?该死的历史年代,我背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记不住,这不是老年人常说的“记忆力衰退”吗?我曾经喜欢打蓝球听音乐,可是现在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不是“老化”的见证吗?
文章接着写“生活中的我,也发现自己‘老了’”,然后进一步由己及人“同学也老了”。由点及面,表明青少年“老化”正是一代莘莘学子疲于奔命的缩影。从现象看本质,从花季年龄惊人地感叹着“老”,从而引出对应试教育危害性的深刻思考:
刚满十六岁的我已经老了,这不太惨了吗?太惨了,又有什么办法?为了考高中,考重点,考名牌,无可奈何也。
……
临“卷”涕零,不知所云!
这些深刻的思考,来自切身的感受。结句借诸葛亮语翻出新的哲思理趣,让读者深思。这些思考,就是在一种趣境、情境和理境的融和中产生的。
趣情理三境界,趣境新美,美在有真境,有幻境;情境融融,融在丰富,深沉而情景交融;理境莹莹,因有条理、合事理而明莹,因与情趣交融而生理趣。趣情理三境互融共生,自能作文的灿烂之花,定能竞相催放。
李涓,教师,现居贵州贵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