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调控学生情感促进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作者:肖厚满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就使得“文章不是无情物”,有些还是孕风裹雨,夹雷挟电,蕴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个特点决定了教师备课时必须“情化自己”,然后,“情入课堂”,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除了朗读之外,教学语言还包括许多的方面,如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简单的示意,只要是包含着教师的感情的,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用教学语言,以富有情感的、生动形象的、美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觉得课堂生动有趣,喜欢学、愿意学,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以情引情,拨动情弦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教师强烈的感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因此,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好作品中的情感来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以情引情,激起情趣。必能收到“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教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我运用了朗读、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和姿态等形象的教学语言来加强感情的表达,以教师强烈的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教这一课最后一部分时的教学实录:
  师: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请问,你们怎样理解这一句话?
  生:(学生纷纷举手,一位平时像小弗朗士一样调皮的男孩站起来)这是对德国侵略者的不满和控诉,因为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明天开始只许教德语。可是阿尔萨斯和洛林是法国的土地。
  师:(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学生)对!你讲得太好了!
  (这时,我觉得学生已经很好地理解了《最后一课》的主题,再去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思想,已经没有必要。于是,我深情地朗读起来。)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翰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沉默。读到这——我哽住了,我再也读不下去。教室里鸦雀无声。于是,我转身朝向黑板,拿起一支红粉笔,使出全身力量,奋笔疾书:法兰西万岁!)
  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深情地注视着老师,我做了个手势,于是班长喊:“起立!”同学们“唰”地站了起来,向老师表示了前所未有的敬意。
  移情动情,体悟真情
  语文要归真、求美也好,移情也好,养气是关键。感觉,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挥霍,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养气”。“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语文课堂上要“气盛”,须得在课后充足。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缺少“悟读”,主要是“气虚”。“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
  语文追求更高境界:做一个用语文教学生的老师,而不是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站在教育的层面上来思考“教育是什么”。我认为,教育是一种唤醒,是对学生人格心灵的唤醒,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学生的精神,所以我提出四句话去实践:一让学生学会感动;二让学生学出意义;三让学生学有思想;四让学生学得快乐。
  有一次,我让所有学生当堂作一次父母亲的肖像描写;再回家仔细观察父亲或母亲,作一次肖像描写;向父母征要他们结婚或年轻时的照片,作一次肖像描写。把三次肖像作一个比较,以书面形式发表随感。在此基础上,我请同学们写作文“感悟亲情”,题目自拟,写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作文我不批改,由爸爸妈妈批改。没想到作文交得又快又好。我写了封信请学生爸爸、妈妈修改。所有的人都回信了,最感动的是有一个家长写了三封信,一封给我,一封给孩子,一封给数学老师。
  我读了很感动。正如里克尔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说的一样:“请你走进内心,探索那教你写的缘由,考察那根是不是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要非得因此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吧?你要在内心深处发出一个心的答复。”我们语文教育最要做的是把学生的内心挖掘出来,唤醒他的意识。这样的教育才是深入生命内涵的教育。
  最后说几句抒情的话:
  对投身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该如百合,绽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他应当如星辰,远望是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当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我把这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称之为诗意。
  教育是一片海,在这里赶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且能收获几朵浪花,几串彩贝,几行足印,让我们用生命的绿色,去调和这一片蔚蓝!
  课堂教学中如能自然而顺利地渗入情感因素,学生学习定然事半功倍,回答问题定能佳句佳章迭出,定然能够走出“灰”的阴影,进入五彩缤纷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盛群力 金伟民:《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史爱荣 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山东教育出版社
  3.曹庸夫:《浅谈课堂教育创新》,《现代教育科学》
  4.朱士泉 周君奇:《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人民教育出版社
  肖厚满,教师,现居浙江杭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