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高中课改后《大学语文》应该怎样教
作者:潘苗苗
《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
教育部提出:中国人首先要尊重母语、学好母语。国家需要人才,而人才不能简单的只用技术才能去衡量,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都是源自我们对文化和传统的理解,都是作为人才应该具有的哪怕我并不能用语言言说清楚。语文教学正是这种文化的精神的延续和传播工具。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也首先应该带有文化的传统性,而不是因时代性而忽略传统的存在。其次大学语文教学不是应试教育,应该是针对心灵、精神的建构。再次大学语文应该是思维形式和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教材不合时宜、师资不够稳定、设置不太合理、政策制度空白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亟待改变的。借着高中课改的机会我们可以多方面地吸取经验,让大学语文的教学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参考书目:
孙昕光主编:《大学语文》,高教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郭永朝主编:《大学语文》,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袁青山主编:《大学语文》,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堪东飚《高校理工科学生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缺位的思考》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31卷第1期;
郭芬云,常莉莉《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追寻》教育理论理论与实践第26卷2006年第1期;
陈伟《关于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思考》经济师2006年第1期;
高又谦《和谐教育对大学学科教学的启示—论多元智能的培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25卷第1期;
潘苗苗,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