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语文课外阅读模式探索
作者:毛 冰
三
这里我们来探索一下阅读的主要途径。
1、读写本:双翼齐飞,读写并重。
这项作业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主渠道,也是在教材学习之外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辅助措施。我一直将此定为语文的主打作业,目的是将读写习惯的培养纳入教学常规的范畴。这项作业是把有些学校实行的“剪贴本”和“随笔本”(或叫“周记本”)合二为一,体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特点。只读不写或少写,语文能力得不到充分转化,特别是向综合性最强的写作方面转化;只写不读,等于只出不进,很快就会文思枯竭,写无可写,认识水平会下降,视野也会趋于狭窄。剪贴的内容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报纸,要求学生将报纸上的三类文章(有思考价值的社会新闻、时评、副刊上的散文随笔类)剪贴在本子上并阅读。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报纸是成人化的读物,不适合学生,甚至有些班主任老师明确反对学生看报纸。其实,通过读报来培养学生的筛选鉴别能力是比较好的途径。在咨讯高度发达的今天,阅读效率的高下很大程度上依赖选择的恰当与否。同时,报纸有很强的新闻性,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窗口关注当下生活,关心时代的发展,以解决课本时效性不足、时代感滞后的问题。通过家长会和家长们沟通交流,消除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疑虑,有的家长下班时把单位看过的报纸带回家给孩子看,有的家庭开始专门为孩子订阅报纸,有的学生到报亭买报看,有的学生干脆到老师办公室借报看。除了报纸,读写本上剪贴的文章更多来自各类杂志。杂志的新闻性不及报纸,但文学味、人文性更强些,文章也更有深度和内涵。要使读写本这项作业行之有效,有几点要注意:
第一,读、写都要有数量上的明确要求。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保证。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遍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分别明确提出:高中学生要在初中的基础上“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放眼全国中学生,达到这个阅读量的学生比率是多少,相信一线的语文老师都心中有数。好班可以要求每周剪贴三篇文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或随笔。作文必须拟题,才能写出内容集中、结构完整的文章。普通班每周可剪贴两篇,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对于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不要求写结构完整的作文,可写片断的读后感或随笔,但必须凑够字数,在“量”上面得到保障。只要不间断地读、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第二,在选文上要加以详细指导,避免阅读的盲目性。这样的指导只做理论上的解释说明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具体文本进行讲解,才有可操作性。比如到底哪些新闻适合中学生了解和思考呢?我一方面教给学生读报的简便方法:如只看适合学生的版面,像深圳几家报纸的“文化广场”、“国际国内要闻”、“精品校园”等,其它版面则弃之不顾;先扫视标题,迅速锁定有价值的新闻,然后根据导读页码找到对应的文章,用浏览的方法阅读。新闻类的文章一般了解事件的轮廓即可,不必纠缠细节。同时,发现学生读写本上的新闻选择失当,就要及时在全班讲评,避免更多的人走入阅读误区。有的学生剪贴的新闻偏向“猎奇”和“娱乐”,失之肤浅和庸俗,比如“明星隐私”、“奇闻逸事”这类新闻。杂志上的文章,选择的难度要小些,但也要鉴别筛选。我除了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刊物外,还经常把学生读写本上剪贴的优秀文章拿到班上朗读、点评,让大家分享美文的魅力,这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阅读指导,让他们具体地感知什么才是好文章。也有学生从网上下载打印文章,我没有明确表示反对——避免逆反,但明确表示了谨慎和冷淡,还明确指出了网络垃圾的大量存在和危害。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生理还不成熟,决定了他们鉴别力判断力的有限,所以,除非查阅学科某个专题研究的资料,不提倡将网络作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对象。
第三,要求学生必须对选文进行圈点、勾画、批注,这是约束学生认真深入阅读的措施。“必须做”是基本要求,宣布一条规定就可办到。更高要求是“怎么做”得更好,真正勾画出文章的重点、亮点。仅圈点勾画这一条,就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的检验。从简短的批注上,可一窥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要达到更高要求,就要花相当多的时间给学生纠偏、补漏和示范。简单而常用的方法是,将学生的读写本投影在屏幕上,针对学生的勾画批注直观地进行讲解,对学生启发很大。有学生辩解说,我认真读了全文确实没什么好句可勾画的。我说,既如此就说明该文不值得剪贴,选择进读写本的文章一定要有可圈可点之处。
第四,借助工具书掌握选文中生字词的形、音、义。字词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前提;勤查工具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入门要求。一旦生成,将终生受益。哪些算生字词,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圈定。基础好的少圈,基础弱的多圈。我在检查作业时,会随手圈出学生剪贴的文章中若干个没有注音释义的字词,上课时要求学生朗读、解释或默写,以此督促学生阅读时要注意语文知识的积累,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第五,全批全改,及时讲评。“读写本”这项作业对养成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良好的积累习惯大有裨益,所以我一直全批全改,目的是通过强化过程的监控,实现结果的自然生成。同时,及时讲评既能加强对“读”、“写”的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阅读中出现的偏差,又可以对学生的读写兴趣形成持续的刺激,使其一直保有较高的热情和动力。为了能在第二天上课时讲评,我安排每天轮流交一个小组的读写本,这样就能保证当天看完,并在第二天讲评,于是“读写本”成了我每天必改的作业,也成为备课耗时最多的一件事。既要浏览学生剪贴的文章,又要看他们自己写的作文,工作量不可谓不大。但看到学生阅读视野日渐广阔,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把读书融入生活习惯中,作为语文老师,这是令人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点评选文和作文的优劣是讲评读写本的固定内容,看到好的文章就在班上朗读(全文或片断),或建议大家课后传阅。偶尔检查生字词的解决情况,督促基础知识的积累。
2、课前演讲:人人参与,自主探究。
说是演讲,其实仍然是课外阅读的延伸和动态展示。如果说“读写本”强化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课前演讲则在进一步扩大学生阅读面之余,训练了学生“说”和“听”的能力。课前演讲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演讲内容不宜限制过死,和语文有关即可。取材宽泛对语文综合素养较好的学生有利,他们自我选材、辨析、编辑、提炼的能力较强,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选择,可使其从中体验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探究创新的乐趣,并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的道理;但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能无所适从,他们习惯了按老师指的路走,甚至习惯了有人搀扶,如不加以引导,演讲的内容就可能偏离语文课的范畴,而变成了生物课或地理课的课前演讲。
第二,演讲时间限定在3到5分钟,老师要掌控时间做必要的提醒。个别内容好、讲得也精彩的,可以不限时。有时单从台下同学们专注投入的听讲状态上,就可以佐证有些同学的演讲效果,也就可以放心地把课堂时间交给他。如果学生们在彼此的影响和感召下不知不觉走近了语文,剩下的事不是很好办了吗?我不是把学生的演讲当成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把它看成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并认识到它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才投入相当的热情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