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诗歌的读说写一体化教学谈

作者:罗碧娜

也可评其局部或重点;可写成文章,也可只成段落,甚至可用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写出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理解或表现手法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对诗歌的评赏自古就是见仁见智,因此切不可对学生的评述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对差距较大的,也应进行正确引导,而不能生硬地全盘否定再填鸭式的塞给自己的见解。
  3、诗歌的改写。依据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特点,把诗歌改写成现代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各种形式。可改写全篇,也可就诗歌的某部分内容进行扩散式写作,如续写、扩写、串写、补写等等。
  4、从诗歌学写作。这是要重点谈的一个方面。诗歌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或记人、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怀,或记事(人)抒情、或写景抒情……其间无不闪烁着作者创作的光辉和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智慧。从诗歌学写作,首先要学诗歌的布局谋篇。学习借鉴诗歌如何首尾照应,如何情景交融,如何虚实相间,如何逐层深入,如何起伏跌宕等。其次学诗歌的创作手法。如何巧设比喻借物起兴,如何运用象征创设意象,以及句式的参差错落,内容的衔接连贯,语汇的贴切、精炼、机巧等等。所以,以上所述诸方面,是很多现代文所无法全面提供借鉴的。这就如同老艺术家们常主张唱流行曲的学点戏曲,不仅可增加和改善自己的表现形式,更增添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何乐而不为呢?
  诗歌的“‘读’、‘说’、‘写’一体化”教学,要求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在前面已经清楚地阐明了“读”、“说”、“写”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把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教学模式也就相对容易了。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读”、“说”、“写”的一体化并不等同于三者简单合一,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需要,合理分配三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比重。比如:有时可采用“以一带二”的形式(如以“读”为主,辅之以“说”和“写”,以“说”为主,辅之以“读”与“写”或以“写”为主辅之以“读”和“说”),有时则可采用“以二带一”的形式(如以“读”、“说”为主,辅之以“写”等)。
  “读”、“说”、“写”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紧跟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对新兴物事的兴趣和领悟能力;要学会用新的思维、新的教育理念来组织教学,用新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学生;要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整体素养的提高。总之,新时代要求教师不仅要做新旧体制的传承者,更要做新体制的实验者和创建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改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罗碧娜,广东惠州工业科技学校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