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一堂语文课引起的思考

作者:朱泽举 覃春艳




  一堂新课开始了,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很多学生对问题的把握简直是直切要害,语言的运用可谓是精准。我心中暗自窃喜。自己有一种沐浴春风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表现却在我明朗愉悦的心境中投下了一丝阴影。
  “同学们,文中鲁迅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童年生活,他的百草园和他的三味书屋,你认为他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很多学生回答:“作者把百草园的自由自在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心理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这答案无可厚非。但有几个学生提出异议:“百草园的生活是快乐的,但是在三味书屋也并不是十分枯燥,也有快乐啊。”那一大帮都来反对,特别地坚决,好像他们手中握着开启大门的唯一的钥匙。对作者感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如此斩钉截铁的断定,正常吗?我又回想起这节课的流程是如此的顺利,一反常态啊。我心里有答案了!
  接下来是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我特意找了用词贴切形象,但参考资料很少提及的几处,让学生分析。又是出乎我的意料,刚才还活跃的课堂,霎那间静默了。学生的眼睛里刚才还闪烁着急切兴奋自信的光亮,一霎间好像全部蒙上了灰尘,呆滞了。几分钟后,我诡秘地朝学生笑了笑,又问:
  “同学们,第二自然段通过你自己的学习分析,你认为哪些语句用得很精彩?”
  学生又活跃了,有的说:修饰词用得好,比如肥胖,不仅写了黄蜂的体态,而且注意从儿童的角度去观察。有的说:动词用得好,比如窜,既写了叫天子的轻捷机灵,又写出我对它的羡慕之情。这时候,一个学生的手举得老高,我叫起他。他从四个方面来谈,很准确。这是—个中等水平的学生。
  “回答得很好,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问问你,你说春夏秋冬景皆备,从文中哪里可以分析出来?”
  他没有立即回答,在来回翻着自己的书,这时我注意到,他的书有些异样,走近一看,原来他看的是《点拨王》。语文书却没有拿出来,再看看其他同学,很多的桌子上都摆着一本参考书,当我要求他们分析时,他们大多在找现成答案,而没有深入地思考。难怪问题回答得几近于完美,甚至于语文能力差的学生!
  这些书详尽地告诉学生一些常见问题的“标准答案”,因此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近乎于完美,课堂的流程流畅和谐。然而这是否就说明学生真正思考了,真正明白了?我的学生的表现告诉我:那只是一种假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做积极的思考,参考书是他们的依赖,是他们可以不思考的法宝。参考书的标准答案给他们营造了一个虚幻自信的空间,吞噬了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逐渐变为一个没有独自思考的传声筒。
  接下来我谈了自己对参考书的看法:参考书只能成为你们的参考,而不应该成为它的奴隶!不会思考的人是不可能进步的,是会被生活所淘汰的,你必须学会独自思考,本以为学生肯定会赞成,然而又是一个措手不及。一个学生怯生生地站了起来:“老师,你说没有标准答案,可是考试里有标准答案啊。我们与标准答案的思考角度不一样。就可能扣分。以前有的老师就让我们背答案。甚至是背作文,而且也能考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愕然了,那一刻我没有充足的理由来回答我的学生。
  不是吗?从教以来,面对我的学生,我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把知识点讲透、讲懂,如何让学生记得快、记得牢;我为他们做了周密的计划,对他们抱了太多的期望,我喋喋不休地把我认为的重点传授给他们,却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往往学生没完成作业,或耽于玩,我会软硬兼施地诱逼他好好地学,甚至于大发雷霆。虽说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但内心中,考试的这把尺子却真真切切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说是因材施教,很多的时候只是给学生把知识点分成等级,这好比把学生圈在加工厂里,使用不同的工具把产品锻造合格。在这个流程中,我的意识中只记得他们是学生,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他们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天性。
  很早就感觉到:学上得越多,孩子那天生丰富的想象力,好像一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很多孩子,面对问题,不敢大胆地想象,甚至停滞自己的思维。为什么?一次次的标准答案,击垮了孩子的想象力,停滞了孩子的思考力,他不敢去想,老师也不敢过多的放手给学生,还是做着孩子尽职尽责的保姆,替他干了很多事,我们的孩子也逐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依赖。曾记得有学生问我一个问题,不是很难,稍微思考就可以解决,特别那个孩子学习能力不差,我已经帮他找到了突破口,他只要考虑一下,就会豁然开朗,然而他却告诉我:“老师你就直接告诉我答案,我背背就是了。”
  “这怎么可以呢?”语文不是科学主义,更多体现的是人文精神。语文课文,不是符号化、公式化的,而更多的是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篇文章,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相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同一问题,还有不同的理解呢。而我的学生竟然让我直接说答案,甚至我要帮他分析,他都拒绝,说有了答案,他背背就可以了。可笑不可笑?不,是可悲!究其原因,我能怪孩子吗?是我自己总是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仅仅把孩子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却忽视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久而久之。孩子们已经不会自己思考,更不用说创造了。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给孩子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他真的学会独立了吗?
  纵观我国传统教育,我发现,它的内容是单一、狭隘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往往集中在升学科目上,升学科目又集中在考试内容上,这些内容被一点一点地向学生灌输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天性被湮灭,想象力被扼杀。而孩子们除考试之外,除了知道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外,对于那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世界,竟然知之甚微。可想而知,这样长大的孩子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对于日益变化的世界能有多大的潜能发挥出来呢?能有多大的创造性展示出来呢?从内容上说,我们的教育完全陷入了应试的轨道,我们的孩子也成了考试的机器。我们还能对他们有什么奢望呢?
  学生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富有生命力、生命色彩最丰富最斑斓,并且是生命成长最迅速最为重要的黄金时段,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学生禁锢在狭小的教育空间?又有什么理由不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存自由和正常的生命色彩呢?每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处女地,作为教育者我必须想方设法加以开发和利用,不断培育和扶植他们身上的“生长点”,使我的孩子发掘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我们的孩子由工具性向鲜活性转变,容器性向生命性进化。
  多年前曾拜读过纪伯伦的《先知·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