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2008年高考作文题研究综述

作者:戴继华

的角度考虑,事件的时效性是高考命题应该充分考虑的问题,考试作文题应该与之保持相应的距离”。
  
  四、关于文题要求
  
  2008年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太大或实质性的变化,如“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自定立意、自定角度”等等。
  关于文体要求,除江西卷明确“按书信格式作文”外,其他17个题目都明确提出“文体不限、自主确定文体、自选文体、自定文体”等等。在文体不限中,北京卷、湖南卷、上海卷、天津卷、广东卷、重庆卷、江苏卷、浙江卷、山东卷明确提出了“诗歌除外”,天津卷还将“戏剧”列入了禁止范围。
  山东卷在“文体不限”的情况下。还特意提出了“文体特征鲜明”的要求。对于山东卷的这一做法,王大绩老师不以为然,他赞同北大孔庆东教授的观点:“好的文章往往是跨‘文体’的、跨‘体裁’的,高手的文章经常如此。”我想,“文体不限”肯定不是“不要文体”的同义词,在我们的学生个个成为“高手”之前,让学生有一些写作的“格”,未尝不可。
  
  五、关于文题优劣
  
  每年高考作文一出来,全国十几亿人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要对之进行优劣评点,这种认真研究的态度是可敬的。如江西的李弗不老师就给所有的文题进行了“英雄排座次”,江苏的刘国良老师也明确指出了2008高考作文题中“思路老套、新意不足”、“‘文’味不足、难避‘宿’‘套’”的缺陷,唐惠忠老师也指出江西卷“与考生生活存在不小的距离”、山东卷“‘春来草自青’源于禅语,过于‘玄’了点、‘虚’了点”等存在瑕疵。
  2008年语文高考一结束,互联网还发起了全民大调查,评出了最切合现实的作文题、最适合发挥的作文题、最难于创新的作文题、最容易创新的作文题、最出乎意料的作文题、最没创意的作文题、最难写作文题、最富有情感的作文题、最富有思辨色彩的作文题等。
  其实,我们认为,对文题优劣的评价要牢牢把握住两点,一是客观公正的态度。用王大绩老师的话说就是对高考文题“不要轻易说‘不’”。二是要坚持科学的标准。王鹏伟老师所说的四条标准对我们颇有启发。首先是能否让考生有话说,其次是是否提供开阔的思考空间,第三是引导学生关注什么,第四是可否发挥选拔考试的作用。
  回首是为了前行,是为了高考作文研究更具理性,更是为了高中作文教学的步子走得更踏实。又是一年秋风劲,让我们一起期盼,一起努力,再铸明年六月高考新辉煌!
  戴继华,教师,现居江苏通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