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鲁迅近体诗的形式特征及其变化

作者:丰 丽




  最近10年,国内学者对鲁迅旧体静的语言艺术、审美特征和主要风格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是,对于鲁迅近体诗在形式上的变化及其意义尚无人探讨。钱理群提出二十世纪旧体诗词是“一个有待开发的研究领域”,他强调说:“在考察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发展时,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传统(旧)诗词所自身发生的变革。这是旧诗词在面对新诗对它的反叛和压力所必然做出的反应,也是它得以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在这方面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研究……”本文将借助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对鲁迅近体诗进行简单的形式上的分类和创造时间分段,进而揭示其作品在平仄和用韵两个方面的前后变化规律(主要探讨用韵)。进而探讨鲁迅对于格律究竟何种态度,乃至五四后旧体诗格律上的变化。
  
  1 鲁迅近体诗的两个阶段
  
  大约以鲁迅1902年留日为界,鲁迅的近体诗总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03年之前为一个阶段,这段时期写的是标准的格律诗;1912年之后为另一个阶段,这时期不太讲究用韵,有时甚至不严格遵循平仄,但后一种情况比较少见。1904年到1911年之间未见旧体诗作。
  
  1.1 早期阶段(1900~1903)
  在1903年之前,鲁迅的旧体诗除骚体《祭书神文》外,基本上属于典型的格律诗:(1)遵循近体诗的格律,(2)遵循《诗韵》的押韵规定。这一阶段诗不算多,除了《庚子送灶即事》之外,其余的格律诗写得非常标准(表1)。
  
  1.2 中后期阶段(1912年之后)
  1912年之后,鲁迅近体诗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标准的格律诗,平仄和用韵都无可挑剔(表2);二是不太标准的格律诗,要么平仄有所破坏,要么不遵循古代的韵脚规定(表3)。
  
  (表三附于文后)
  说明:这里列举的旧体诗以近体诗即格律诗为主,但湘灵歌不是格律诗,其他有些作品近似符合格律。
  现代人写近体诗,格律上问题不大。因为七律就是那么有限而规范的两种模式(平起式和仄起式),细分也就是四种模式(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和仄起仄收)。只要懂得了七律,其余七绝、五律和五绝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然还有古今文字平仄变化的问题,例如一、石等文字今天都是平声,而古代都是仄声。但这类文字相对有限,比较好记。至于用韵,那就复杂多了。我们知道,无韵不成诗。一首诗可以没有格律,但不可以不押韵。一部诗韵,分为106个韵,数万文字。对于五四以前的文人,也许可以记住——他们儿童时代开始背诵声律启蒙,及长又背诵古代诗词。对于五四之后的文人,由于同时要学习太多的西方文化知识,很难腾出精力去记住古韵。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手头购置一部诗韵作为工具书,随用随查。如果是即兴写作,手头没有工具书备查,那就很难保证不违背古韵了。综观鲁迅早期的诗歌,虽然不多,但都是有感而发、有备而作。因此,严肃的作品完全符合格律和古韵的要求。后来的情况就不同了,后期作品分为两类:表2列举的相对标准类,表3列出的是非标准类。分析这两类作品的成因及其背景,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鲁迅其人、其文。
  
  2 鲁迅两类格律诗的成因分析
  
  2.1 标准格律诗的写作对象
  通过表2和表3的比较发现,鲁迅的格律诗写作具有如下规律:
  对象:不蒙大众,不欺内行。凡是公开发表的作品,即便带有游戏性质,如“学生和玉佛”、“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等,其格律和用韵都非常讲究。其中“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一诗虽然不符合标准格律,但因“剥崔颢”之故,具有“黄鹤楼诗”的表达形式。凡是送给格律诗内行的人,作品都非常规范。例如著名的七律“自嘲”(运交华盖)格律和用韵都没有问题,这首诗最初是送给柳亚子的——的格律诗词修养较深。当然,“自嘲”诗用的是下平声11尤韵,今天读音与这个韵相近的几乎没有,因此一般不会出错。但是,送给郁达夫的七律《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就不同了,诗云: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这首诗用的下平声12侵韵,今天读音与这个韵接近的有上平声11真、12文、13元,因此很容易混淆。但是,上面这首诗格律和用韵都无可挑剔。不仅如此,鲁迅赠送给郁达夫另外几首作品,以至别人经由郁达夫向鲁迅索取或者鲁迅经由郁达夫赠人的作品(参见表2),都没有出现出韵的情况。郁达夫可以写出很好的格律诗,可能是面对行家之故,鲁迅“不敢怠慢”,在格律和用韵两方面都很严谨。
  1934年和1935年,鲁迅写给张梓生和许寿裳的两首七律也非常规范。1935年12月5日题给好友许寿裳的《亥年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芒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 起看星斗正阑干。
  此诗用的是上平声14寒韵。按照今天的读音,容易与此韵混淆的包括上平声15删、下平声1先、13覃、14盐、15咸,此外还有上平声13元的部分文字。没有出韵,表明鲁迅写此诗特别留意。
  张梓生是鲁迅的同乡,曾经主编《申报》副刊《自由谈》。此人是否精通格律,情况暂且不详。但可以肯定鲁迅的挚友许寿裳是熟悉诗词格律的,这从他的“《鲁迅旧体诗集》序”可以看出,并且有他写的七绝诗《哭鲁迅墓》为证:“身后万民同雪泣,生前孤剑独冲锋。丹心浩气终黄土,长夜凭谁叩晓钟。”该诗用的上平声2冬韵,格律很标准。
  
  2.2 非标准格律诗的写作对象
  鲁迅的不太标准的格律诗或者用韵不太讲究的格律诗主要是送给日本友人的(见表3)。读者可能反驳:一,表2所示的标准的格律诗,有些也是送给日本人的。二,哀范君三章也不尽符合古韵。三,何况日本人未必就不了解中国的格律。秋瑾有一首七律“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甩的是上平声1东韵,没有差错。由此可以判断石井的原诗没有出韵。
  
  比较可靠的解释是:一方面,考虑到作品展示的对象未必了解格律和古代诗韵,没有必要特别讲究;另一方面,为了即兴或者自由表达,不愿意受到古代诗韵的严格限制。《宸范君三章》就是为了表达的贴切和方便,跳出了古韵的局限。其他作品,只要不是打算公开发表或者送给格律诗内行,就根据现在的读音进行创作。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两种可能:其一是碰巧符合古韵,因为毕竟古今文字的读音没有完全改变;其二是不符合古韵,但大致符合新韵或者大体谐音。按说,突破传统诗韵的限制,语言表达就应该更加自然。但是,对比鲁迅标准的格律诗和非标准的格律诗可以看到,鲁迅的标准的格律诗在遣词造句和立意布局方面总体上都高于不太标准的格律诗。那么,一种可能的解释只能是,鲁迅的一些诗文的确是即时应景之作。1931年8月10日,上海出版的左联外围刊物《文艺新闻》第四版上刊登了鲁迅的三首诗和编者按,按语说:“闻寓沪日人,时有向鲁迅求讨墨迹以作纪念这,氏因情难推却,多写现成诗句酬之以了事。”在这种情况下,的确难免会出现少数未经锤炼也没有灵感的文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