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课中的指导策略

作者:赖李真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如何正确认识和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引起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强烈兴趣;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也遇到了不少疑惑,甚至引起了许多争议。
  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老师们已初步摸索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模式,即:提出学习专题→策划学习程序→开展学习活动→形成实践报告→呈现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等环节。该模式与传统教学课时的划分有所不同,“开展学习活动,形成实践报告”一般不作课时规定,基本上是在课外时间进行的开放型活动,学生的活动时间一般是1—2周的时间。“提出学习专题,策划学习程序”这一环节为第一课时,我们习惯地称为“开题课”。“呈现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这个环节则习惯地被我们称为“成果展示课”。在开展的一系列相关教学研讨及交流活动中,如果要拿一节相应的课例来进行研讨的话,由于活动方式的开放性和活动时间的不定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选“开题课”“成果展示课”来研讨。
  笔者也一直致力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各环节教学的研讨。2007年12月,笔者在广东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观摩活动会上了一节《“赛诗会”之诗圣杜甫》成果展示课。课上,笔者专门就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课中老师的指导策略作了一些探索。本文拟一一介绍,以抛砖引玉。
  
  一、对汇报展示课内容的指导
  
  无论是语文“专题”综合性学习,还是“主题”综合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一般都是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的。在展示课上,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活动目标和任务进行汇报。当然,在“开展学习活动,形成实践报告”前,老师就在“开题课”对各小组提出了分工协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前文已有所阐述,其实对于汇报展示课内容,还是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协调的。还是以《“赛诗会”之诗圣杜甫》成果展示课进行阐述。在这个课中,学生分成四个活动小组,分别探究杜甫四个主题的诗歌——写景篇、友情篇、民生篇、战争篇。在汇报时,老师指导学生按内容理解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进行汇报交流。在学习每一主题诗歌时,老师指导学生总结出诗歌学习的不同方法,如写景的诗歌可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抒写友情的诗歌用“感情朗读”的学法,描写民生的诗歌可用“表演小故事以联系背景”的方法,而描写战争的诗歌则用“抓诗眼”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汇报展示时,老师都可指导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小结出来。通过这样的汇报交流,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体现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学习方法的综合性等。其次,学生收集的每个主题的诗歌都有很多,那么在课上,该汇报哪些内容呢?老师也需要进行指导,指导学生看看哪些更具有代表性,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汇报。这也是对学生筛选所收集的信息能力的培养。还有,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赛诗会”之诗圣杜甫》,那么,在展示课后,学生应该对“诗圣”杜甫有所认识,那么到底认识到怎样的一个“度”呢?这也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做到适度,让学生深入探究,又能降低难度。根据学生的汇报及认知水平,笔者在这节展示课上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杜甫的各个主题的诗歌,认识杜甫的“热爱生活”“珍惜友情”“忧国忧民”,然后告诉学生,把这些优秀品质集于一身,又把诗歌写得那么美,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诗圣”。参照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把握到这个“度”,应该是较为理想的。对展示课内容的指导,需要老师在学生进行活动前做到心中有数,应渗透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又需要随时做适度的调整。即便是在展示课上,也是需要巧妙的指导的。
  
  二、对各小组主持人的指导
  
  成果展示课上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这时,各小组通常要派出一个主持人,组织好本小组的汇报展示。主持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个小老师的角色,要把本小组各组员的学习收获、活动心得组织好汇报给全班同学听。小主持要考虑包括该如何安排小组展示的时间,按什么顺序,需要展示哪些文本或媒体资料,用什么方式展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思考、设计这些问题时,小主持必须先了解小组各组员学习所得,想汇报哪些内容;然后写好汇报计划;写好计划后又必然需要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交流;最后才能在课上进行组织汇报。在小组活动时,主持人是整个小组汇报的组织者、指导者。所以在课前,老师应先向各组小主持了解他们准备怎样向全班同学汇报本小组学习所得,并指导各小主持做到汇报时抓住综合学习中的语文训练点,通过提出能带动整个小组活动过程、有思考价值和思考空间的主干问题进行汇报交流。同时,组织各小主持设计有自己小组特色的汇报方式和总结学习方法,避免雷同。以上种种,笔者认为,作为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老师,都应该在展示课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这样优化组合,可使课堂避免陷入“自流”状态,可提高课堂效率。而不必担心课前有了太多的预设使展示课显得“假”。这些课前指导能增加小主持在展示课上的信心,有了信心,他们才会有创新。
  在课上展示时,当小主持能抓住线索提纲挈领地组织好小组汇报时,老师对小主持的指导侧重为激励性评价,以评价促指导。应及时地发现小主持组织语言时的闪光点,把小主持的优点用几句话小结,对小主持进行表扬,提议其他同学一起对他表示祝贺。当然,因为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老师对小主持的评价要以致力于他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为落脚点。如,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如:“这位小主持语言简洁,‘指令,非常清楚,条理很清晰”、“这位小主持能认真地倾听小组成员的汇报,及时引导小组成员小结学习方法”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对小主持的语言表达进行指导,使小主持的综合表达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小主持的自信心和组织能力。
  但课堂终归是无法预设的,有时候,小主持会因为太关注自我或其他原因出现“卡壳”,这时,更加需要老师适时的指导。比如,在《“赛诗会”之诗圣杜甫》成果展示课时,一个小组的组员正汇报自己学习杜甫的写景诗篇时,他专为这个汇报准备了一幅根据《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诗境画成的水粉画,当他声情并茂地朗诵完这首诗正要展示自己的画时,全班同学被他的朗诵所感染,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小主持一激动,竟然领着全班同学满怀激情地朗诵起来,忘记了让这位同学展示他的画,而这位同学却十分着急地要展示自己的画,几次都想打断小主持,可小主持并没有发现。当时同学们都在全情投入地朗诵着,这时,无论老师有多么巧妙的语言去提示小主持,都会显得太过牵强。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笔者还是对自己的小主持有信心的——或许,小主持能自己发现,再巧妙地“补救”。可不行,小主持没发现。后来,我选择了等待,等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