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即不离,亲疏有度



  书上常说,恋人必须保持一点距离,这样,才能使魅力永恒。距离产生魅力,距离维持魅力,倒是一个“相对真理”。在领导艺术中也应遵循这一点,特别是与下属相处时,更应记住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若距离太远,“可望而不可即”,让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神圣得不可接近”,似乎也没人买账。
  “与群众打成一片”也是许多人在标榜自己工作成绩时格外卖弄的一点。但是,是不是距离越近越好!NO!“群众”的某些特点其实也是每一个人的一些固有习性,使你不得不把距离拉开。
  首先,人都有这样一种“惯性”,即“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你要是对他近乎些,久而久之,他便会由最初夸赞这位领导没有架子,工作作风好开始,进而和你称兄道弟,不分里外、上下、轻重,说不定将自己的意愿与你的指挥作一平衡,最后可能就骑到你的脖子上。比如我所认识的一位服务部的经理小陈就是与手下人打得过于火热,后来每一次分配工作,手下人竟然都要跟他讨价还价一番,搞得小陈自己相当被动。
  其次,人都有“宰熟”的心理。生人或接触有限的人,因为摸不清底细,便不敢轻举妄动。没有了距离,大家相当熟络,从生活习性到特长爱好,了如指掌。根据你的喜好投你所好也好,知道你的弱点采取相应对策也罢,你每行一步都在别人的掌握中,甚至你刚“一翘屁股别人便知你拉什么屎”。如此,你是领导,还是被监控的对象甚至被利用的傀儡?
  再者,对大多数人来讲,“威严”是制造出来的,人和人能差到哪去?为什么一人必须听从另一人的指挥,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头衔,这头衔便是对距离的一种丈量。人的威严从哪里来,是天生的帝王之相还是靠自身的人格、气魄、气质?大半是用拉开距离来制造。走得太近,看得太清,便容易被看轻。
  所谓距离有以下几种:
  一种为心理距离,即在内心保持这种意识。你所做的一切,密切联系群众也好,与群众打成一片也好,只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你的工作,巩固你的地位,维护你的权威。而不是真的你好、我好,大家忘乎所以。
  另一种为实际接触距离,由接触的远近、频次来表现。离得太近,接触太频繁,都是实际接触距离不当。在与下属的相处中,绝不能让他们觉得与你交往可以无所顾忌。
  领导者可以一直以“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形象出现。这样下属可以比较自由地向其反映各种情绪,也可以流露一些情况,还可以在非正式的场合称呼随便点。但是,绝不允许他们没上下级观念,也不允许他们太过放肆。得让下属清楚,领导永远是领导,无论领导多么和蔼可亲、多么平易近人,他也是为了更方便地开展各种工作、实施各项措施。领导艺术的高明、巧妙,只是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他是一位领导的事实。让下属感觉到这一点,既利于自己决策的平稳展开,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领导者个人深入群众、深得人心,同时又有工作魄力、有业务能力的良好形象。从而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这是领导者前进之路上最有效果的稳打稳扎战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