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混乱的“能力利益”模型

作者:马豫星




  本文针对课程标准制定者所说的“能力利益”语文教学模型谈点看法。
  心理学理论是完善健全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源泉。没有准确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而来指导实践性极强的语文教育,局限性显而易见。
  先看心理学著作中对“能力”和“技能”的论述。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① “……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易、速度和巩固程度。随着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或新能力的发生”。②
  “技能是运用知识来完成的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③ “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技能分为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智力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操作方式,例如运算,作文时的思维活动的操作方式等。” ④
  “所谓练习就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标所进行的反复操作过程。” ⑤
  从以上的引述中,可以离析出关键点:
  第一,能力和技能都和某种活动相关联,在此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点,不可能有脱离某一活动的能力和技能。活动是形成技能和能力的必备条件。
  第二,能力是属于心理特征范畴,技能属于心理过程范畴。两者分属不同的心理学范畴。能力具有的稳定性远大于技能。
  第三,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技能,掌握技能的过程是形成能力的条件之一。技能的形成则只有通过练习达到。
  第四,练习是一种动作方式,具有特定目标,并且需要反复进行,不是“一次”就结束。技能分为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练习也就有两种动作方式:借助于骨骼肌肉的一类,借助内部言语的一类。
  第五,能力的形成过程之一应该包括这些环节:练习—技能—能力。能力和练习中间存在着中介环节:技能。能力并不直接和练习发生关系,不存在“练习—能力”这样的学习心理模型,准确的表述是“练习—技能”学习模型。
  再看语文教学过程。“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是相互关联的,“教”必须促进“学”。教学模型建立在学习模型之上。学生能力形成的起始点是:练习,一种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教学自然要从学生的“练习”入手,指导学生的“练习”,使这个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科学高效,能够最优地形成技能,进而形成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能力。由此,产生了指导学生“练习”的教学方式——“训练”。“训”是“教导”的意思,“训练”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促进“练习—技能”学习模型的教学模型就是“训练—技能”模型,而不是“训练—能力”这样混乱的“能力利益”语文教学模型。
  教育是影响人身心的活动,学校课堂教育更以外化形态存在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渠道来促进学生内隐能力的发展;离开了知识和技能,课堂教育的持存是无法想像的。知识和技能二者同能力因素的直接相关性,远大于其他的心理因素;在课堂背景下,生命个体其他心理因素的变化依附在能力因素变化的过程之中。因此,“能力利益”教学模型永远是学校课堂教育的中心。以“学得”促进“习得”的语文教育更这样,不过除知识和技能之外,还有充分展示学科特色的语文素材。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自于语文素材的积累、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言语活动技能更是语文能力的中心。这是由语文教育是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这一客观属性所决定的。认为“那种‘能力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已经不再适应今天教育的发展”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认为“‘能力利益’的教学模型,……是在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背景下产生的‘刺激—反应’的教学模型”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有哪些证据能说明“能力利益”模型单纯来源于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学背景呢?即使如此,难道“刺激—反应”的教学模型就没有合理之处而应从人间消失吗?实际上,体现行为主义精神的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现实教育中依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应该知道,心理学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三大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人进行研究,都有合理之处和偏颇之点,不存在后来者完全淘汰取代先前者的心理学定论;而它们对学习的解释,“……尽管存在偏颇,但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学习的性质,为我们研究学习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⑥ 因此,从错误的心理学立场来否定“能力利益”模型,其荒谬性自不待言。
  在课标解说者眼中,“‘能力利益’的教学模型,其重要特征便是重视训练”,而“构建一个内容全面、具有明晰逻辑结构的语文知识能力系统,并将这个系统分解、细化为‘知识点’‘能力点’,然后设计成一个步步为营,逐‘点’训练的线性教学系列”是窒息学生生命成长、造成语文课程人文教育功能流失的重要原因。果真如此吗?
  首先,“分解、细化”是理性教学的必需。人是理性和非理性兼具的存在。教学活动承担着学生理性和非理性的培养任务,二者不可偏废。但毕竟“理性是教学的条件和基石,教学是一种理性的探险。” ⑦ 没有对语文教育资料理性的分解、组合、编序,只是混沌地掺和在一处,惟有弥散着非理性的情感情绪意识四处飘荡,如何能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是以母语“学得”促进母语“习得”的过程。要想使语文教学真正起到促进的效果,前提在于构建科学高效地、必须学习掌握的教学内容体系;这样一个庞大的构建过程,理性的分解必不可少,“分解”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必经阶段。何况,语文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面对一大群不同禀赋、学识、能力和个性的学生,所以,运用理性的力量,编制共同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设置一环扣一环的步骤,使学生有条件在教师指导下取舍步骤,才能实现“因材施教”。难道这不是人类理性映照下的人文关怀吗?
  其次,“训练,语文教学的良心”,是科学的人文关怀。“学习”目标不能够一次达成,促进“学习”的“训练”多次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小学生的“写字”,没有反复的训练能一下子写出一手工整而又漂亮的汉字吗?即使是诗歌教学,也包含着需要分解开才能学习掌握的部分,意象的分析不是如此吗?如果“通过‘训练’而使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学生就获得了一种自我发展的大潜力、大本事,为成材、成功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⑧ 这是对受教育者最大的人文关怀,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完成“育人”任务的最佳选择。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78页所说“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
  同时,“训练”也是非线性的,它含着多维立体结构。它运行于师生交往活动过程,有语文素材、语文知识和言语技能的依托,有方法和策略的溶注,有师生双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理性的教学交往,不会忽视“训练”过程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理性反应,尤其是情绪的起伏波动。只有这样,教学任务才能够完成,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保持。
  完善的教学活动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内在统一,但“统一的基础不是非理性而是理性”。⑨ 用理性来引导教学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运行,这才是科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①②③④⑤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615、617、587、588、603页。
  ⑥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2页。
  ⑦⑨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212、227页。
  ⑧王俊鸣《训练,语文教学的良心》,《中学语文教学》,2002。9
  江西省教育学院 33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