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方法也要传授

作者:谢金梅




  最近有人称课标建构了“三维”立体的“语文素养的教育模型”,其中认为“过程”是隐性的目标、长远的目标,由此得出“方法不一定要靠传授”的结论,其理由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方法的体验和创造要比教师的授予有意义得多。”本文只对“方法不一定要靠传授”这一结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做初步的探析。
  从结论产生的背景可推断出,“方法不一定要靠传授”是指言语活动方法和语文学习方法的获得不一定要靠教师的教学。作者所下结论完全是凭经验的感性认识,没有做理性的科学分析,忽视了理性来源于感性但高于感性的事实,更否定了间接经验对学习者的意义,忽视了科学传授正确的方法对发展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方法的体验和创造要比教师的授予有意义得多”的话,那还要学校、老师干什么,这岂不是对国家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吗?
  导致这个偏颇的解释,除阐释者的主观原因外,也有客观原因。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没有形成自身系统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而科学世界的语文学得(学校教学)又确是基于生活世界的语文习得;教学对由“不自觉的习得”向“自觉习得”(自学)转化的过程所起的加速促进作用被忽视,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有很多名人大家亦认为语文学得好与学校语文教学关系不大。但不能就此认为语文学习“方法不一定要靠传授”。“尽管在教学中存在自发的成分,有效的教学却是系统的科学观的产物。”(〔美〕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版,第16页)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存在一些问题,但任何改革都必须坚持一些最为基本的底线,不能为了创新而把原来合理的基本框架都抛弃了。
  教学理论一般认为,学生从探索中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技能,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但是,由于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学生,是未成年的少年儿童,知识和经验有限,独立判断的能力还不成熟,因而他们的探索活动必定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教师有选择地进行启发、诱导是必要的,一味地强调学生用自我体验和创造的方法学习一切教学内容,是不切合实际的。人有创造能力,但“创造能力决不能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智力(心智)技能。创造能力绝不是在无知无识无能(技能)的真空头脑中产生的。”(冯忠良《结构化与走向化教学心理学自注》,北师大出版社1998版,第77页)体验创造只有在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别差异的条件下,由教师精心选择,正确引导,才能够起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积极效果。认为“方法不一定要靠传授”违背了教育规律。
  传授学习方法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我国的语文学习历史悠久,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和教研工作者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或通过科学分析归纳出来的语文学习方法不计其数,更重要的是如潘凤湘的“教读法”和魏书生指导学生内化“互批作文法”等等一系列语文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学语文的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些前人已总结归纳出的经验方法和规律,直接教给学生呢?课标的制定为什么不对这些做系统的分析归纳融进去呢?思维发展心理学强调,“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教育和教学,运用知识武装儿童青少年的头脑,同时给予他们以方法,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适当的练习,促进他们的思维或智力尽快地提高和发展,不断地发生质的变化。”(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1986版,第133页)这样不仅让学生快捷高效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为学生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是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但不知为什么还要让学生盲目去做低效无用的“体验和创造”,如果只是为了博得创新的美名,而让学生“体验和创造”,真不知用心何在?在当今人类的智慧以空前速度延伸的时代,“书林无边,学海浩瀚”,而语文教学还是停留在让学生自己在黑暗的胡同中摸索前行的状态,那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请不要忘了,未系统传授听说读写的方法,未能授之以渔,百年来“高投入低产出”已是语文教学惨痛的教训。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科学总结和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课标不也以“方法”为“三维”的一个方面,强调“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吗?
  科学传授正确的言语活动方法和语文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言语活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捷径。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这是人类不同于猿人的标志之一——猿人缺失“文明集体的演化”。而推进人类“文明集体的演化”的主要手段就是“传授”,把人类几千年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经过积累、发展、创新之后传授给下一代,让后代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提炼。但不知为什么还有现代语文教育专业人士在21世纪鼓吹“方法不一定要靠传授”,否定社会发展规律。难道真要学生从猿人开始做起?
  当然,科学传授方法并不否定学生自主体验和创造,本来教只有通过学生主动体验和创造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这种在老师引导下的学生体验创造与由学生自己盲目地“体验创造”的效果有天壤之别。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硬要把学生的体验创造与有效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师的传授对立起来?教不是以学为对立面,而是为学创造条件,是传递“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当然也包括科学的方法。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所 33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