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让美读引领语文课走向高境界
作者:刘占泉
师:……应该根据诗歌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降升调。比如“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尤其以“恨”为甚。商女不知亡国恨!(全身心投入地朗读,伴之以手势。生反复读,其间师多次示范)
这才是初中语文课最应该做的一项工作啊!老师用示范美读的办法,将自己对作品精华处的理解和感受“读”给学生听,并且带领他们反复朗读,直到读出一点真实的“感觉”来。这个过程是含英咀华的过程,也是把经典的语言“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具有这样的学习语言的教学过程,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文科类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叶圣陶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批评当时“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谆谆告诫国文教师:“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详见《〈精读指导举隅〉前言》)在大半个世纪里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张中行先生也说过:“一面吟诵一面体会是旧时代读书人练基本功的方法。据说清朝桐城派大师姚鼐读韩愈《送董邵南序》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要中间换气才能成声,可见在体会格调的顿挫上是如何认真。鲁迅《朝花夕拾》写三味书屋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的情形更加形象……这种表现,鲁迅称之为‘读书入神’,状貌也许近于可笑,但那种认真体会其韵味的态度总是好的。”(摘自张中行《作文杂谈•怎么读》)
周海燕老师在教学后记里,记录了上这节课的真实心态,她说:“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以‘读’来引导学生体会诗情,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三、四句的朗读指导,完全是凭着我自己的体会做的。课上,我真的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仿佛自己就是杜牧,面对秦淮河上其人其景,情何以堪!骨子里与生俱来的爱国情结令我悲愤难抑,眼里噙满了泪水,同学们受到强烈感染,有一个学生比我读得还好。”这就是美读产生的教学效应吧。美读与美读者(教师和学生)用声音传达出作品的深层的“美”,这是结果,其因乃是在美读过程中心灵与文字的撞击,用情感及理性的思考穿透文字外壳,达到其深层意蕴,形成“入境始与亲”的思想情感的共鸣和交融。在这样的状态中,所谓“语感”的积淀才更容易厚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地落实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
美读不是一件轻易做好的教务,周老师这堂课,在美读方面尚有可推敲之处:
1.“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的美读,处理成:“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尤其以“恨”为甚,这有一定的理由。但我觉得把“恨”字作为声调上扬的顶点,不很妥当。一是“恨”为仄声字,扬上去读难度大,也不大好听;二是这种“恨”包含着强烈而复杂的情感,有抑郁、愤懑的意味,从这个角度看也不宜上扬,而要比“亡国”的语调低一些,沉一些,稳一些。另外,第四句,“隔江犹唱后庭花”里的“犹”怎么读,教学过程中没有管,似乎是个疏漏。美读的时候,“犹”字应该加以强调,语气重一些,力量足一些,然后将“唱”字延宕开去,这样全诗的意思才安放得比较稳当。
2.李清照的《如梦令》,美读方面处理得比较粗疏。这首词,内容、文字与初中生的心理距离,较前一首为近,能够读得更“入境”,读得摇曳生姿,读出更多的趣味。但也需要教师指导,比如,“惊起一滩鸥鹭”的“一”字,就是个容易忽略的难点,老师不点拨,学生未必能够读出味道来。
3.将李煜《虞美人》一词穿插在两篇重点学习的作品之间,穿插得比较生硬。如果一定要使用这个教学材料,是否应该想出个更妥当的连接和过渡的思路,并和美读挂上钩。
虽然可能存在这些尚待研讨的问题,但从大的方面看,这堂课的确是成功的,属于那种能够叫学生长久记住的好课。原因我看主要是两条:第一,正如周海燕老师所云:“它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老师用‘心’上的”。第二,这位注重用丰美的古典文学经典作品滋养学生心灵的语文教师,又寻找到了绵延上千年的汉语文教育的好方法,即美读和吟唱。这就为放飞美好的教学心意寻找到了坚强的翅膀,于是就飞向了比较高的语文教学境界。
首都师大文学院 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