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寻找课文的最佳突破口
作者:黄玉峰
一般地说在备课时,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总是看得越多越好,信息量越大越好。自己吃透教材,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如果自己对文本还没有真正的独立的理解,那么,教法再怎么翻花样,都是表面文章,无济于事。但是,看的材料多,信息量大,理解深,并不等于可以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都倒给学生,要讲究技巧,特别是要讲究突破口。有时一句话出口就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孩子们的思路激活,开启他们的智慧;相反,有时一句话出口却堵塞了学生的思路,使之茫然不知所措,至于课堂的气氛,那就更不必说了。下面就如何寻找突破口,谈几点体会。
一、只有真正吃透教材才能找到突破口
这里说的吃透教材,是指理解课本应该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而不是照搬教参,更不是人云亦云。没有对文本深刻的个性化的理解,很难找到最佳的突破口。
有一篇课文,叫《矶鹞带来的欢乐》,说一个中年妇女,因为工作家庭压力大,而常到海边去宣泄。在海滩上,遇到一个生白血病的小女孩。每次小女孩总给她带来欢乐,而这位妇女却因心理失衡,对小女孩很粗暴。当她有所醒悟再去找小女孩时,小女孩已经去世了,留下一幅画送给她,上面画着一只矶鹞,一片大海,还写着“矶鹞带来欢乐”六个字。教参往往理解为:“人们不能理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这当然也不错,但我却读出一个新的角度:要正确看待“失去”,人生在不断得到,也在不断失去,而总是得到少,失去多:失去工作,失去财富,失去父母,而最终连自己都要失去。既然如此,何必为小小的失去而悲伤呢?小女孩不知道“失去”,不明白“死”是什么,所以她整天欢乐,并且给他人带来欢乐。中年妇女处处患得患失,所以天天苦恼,自然不会对人好声好气。由于理解不同,找突破口时,教学便具备了个性。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茨威格写1928年到俄国旅行的文章。但一般教参往往理解为一篇托尔斯泰“追求朴素”“平民化”的游记。其实这既不是一篇游记,也不仅仅是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它的结构是“诗的结构”,所以不断反复“小小的长方形”墓地;在思想内容上,也不仅是赞美托翁的“朴素”“平凡”,更赞美的是他的人道主义精神,“托尔斯泰主义”,还有对前苏联现实的不满和批评。当然这样的理解只有在大量阅读有关资料,反复推敲文本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一旦获得了这一深层次的理解,整个文本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也就有了着落。比如,第一句话“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在这里,作者是与刚去参观过的莫斯科冬宫、克里姆林宫、红场上的列宁墓相比。后面一句“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只有理解了当时“革命热情高潮”“狂热夸饰”的俄罗斯人民情绪,才能理解“将被”“远离尘嚣”以及“孤零零”这些词的深刻含义。
在大量阅读深入钻研,获得个性化理解后,就有了设计突破口的前提。
二、设计恰当的突破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比如教《世间最美的坟墓》,我就用茨威格为托尔斯泰补写的自传体剧本《逃向苍天》中的片段为切入口。通过托尔斯泰和革命青年的对话,和他的妻子的对话,把他们的矛盾形象化地告诉了学生,这样就省去了交代背景的话,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教《白莽作《孩儿塔》序》,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突破口:鲁迅明明对白莽的诗作了高度的评价,说它是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进军的第一步……是爱的大纛,恨的丰碑,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段话,说自己“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尔有不久也就吵开了,但是与白莽没有吵,也许因为他死得太早的缘故罢。”这难道是谦虚吗?为什么前后矛盾?这个问题便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一堂课也就活起来了。其实,并不矛盾,鲁迅在肯定白莽诗的同时,对他们的诗的艺术性进行了婉转的批评。
又如,我上《祝福》,为了理清课文,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画成十四幅图,那么,请你找到这些画面,并为这十四幅图起一个标题。于是同学们深入阅读,一个一个画面地找寻:“路遇木偶图”“逃婚帮佣路”“嘴角含笑图”“以死抗婚图”“不许祭祀图”“小鼠昼行图”“喜捐门槛图”……“倒毙雪地图”——这样,一下子把祥林嫂的悲惨一生整理了一下,为后面的分析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元妃省亲》写元妃进大观园看望父母家人,一般教师强调“大观园”的奢华,这一层很容易看出。我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文中元妃三次说“太奢华了”,这话是真是假?二、元妃要弟妹们写诗,谁的诗最好,说说理由。因为问题提得具体,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大家最终认识到,真正知道贾家危机的是“元妃”。鲁迅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者唯宝玉而已”。看来“元妃”也领悟到了,而且比宝玉更早些。至于诗,最好的并不是“林黛玉”,而是宝玉。尽管人人说黛玉诗好,连元妃、宝玉也赞扬,然而我们通过分析看到,黛玉的应景诗仍不能跳出歌功颂德的框架,惟有贾宝玉的诗没有一句“歌功颂德”,完全说“真话”,抒真情。从这个标准看,宝玉的诗最好。
鲁迅的《拿来主义》,一般人都强调是对西方文化、对古代传统的态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我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此,关键在于要有独立的精神,或存放,或毁灭,或利用,标准全在“我”,离开了“我”,精华、糟粕都失去了标准。这样,便一下子把学生引向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包身工》是一篇传统的课文,文笔很动人。为了结合报告文学的写法,我设计了一种倒过来推断的方法。要同学们从文章所写的内容,推断作者到底调查掌握了哪些材料,才写出这篇文章的。把文学性的语言剥去,看看还剩下多少实实在在的材料。于是学生对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发现作者调查到了几十个材料。然后我再问,那些事情本来是非写不可的,而作者没有提到,为什么?比如,几年中死了多少包身工,有没有强奸事件,等等。如果有作者是非写不可的,现在不写,说明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作者虽然用了文艺描写的手法,但仍然是尊重事实的。然后,我带学生走访了当年的包身工,最后又进一步要求同学们了解如今外资企业的情况。经过这样的步步深入,学生对调查报告的写法,对包身工事件本身的了解也就具体了,认识水平也迅速提高,不是那么简单化了。
有时没有突破口也是一种突破。比如我上鲁迅的《药》,一上来不交代背景,没有任何引子,便声情并茂地朗读一遍。读,其实是一种分析,因为我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朗读过程中,就已经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了学生。接下来再提几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三、设计突破口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精神成长,教师必须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在设计突破口时,要有魄力,有勇气,有创造性,不要有框框,不要自设禁区。很多时候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敢想。只有真正解放思想,才能有真正好的设计。
上海教材有一篇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人们大多赞美有加,然而,我觉得说教太多,也不符合居里夫人的实际,其中关于毛泽东诸葛亮不带一兵一卒的话,完全是外加的败笔。所以我的突破口就设计为让同学们寻找文章的破绽和不足。《我很重要》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曾经起过启蒙作用。但现在仔细阅读发现,整篇文章,其实并没有讲清“我”很重要,只是讲了“我”对于工作对于别人很重要。如果“我”工作下岗,如果没了父母,如果孩子不需要“我”了,“我”就不重要了吗?于是,我在上课前设计了质疑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上海复旦大学附中 200433